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有一種開放叫“進博會”

王俊嶺
2018年11月05日05: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於全球矚目中,於金秋收獲時,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上海拉開帷幕。

  國家展中,80多個參展國各顯神通,紛紛展示本國形象、經貿發展成就和特色優勢產品﹔企業展上,來自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逐一在會場亮相。優質農產品和食品,先進的醫療器械和保健品,消費電子及家電,各種智能及高端裝備……全球好貨齊聚上海,令人大開眼界、目不暇接。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行,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在隨后的40年裡,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各種生產要素紛紛盤活、市場經濟潛力大量激發、社會物質財富迅速積累,國家綜合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舉世矚目的飛躍。

  從1980年正式設立主打外向型經濟的深圳特區,到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2008年8月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到2013年正式向全世界發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從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再到2017年1月冬季達沃斯論壇上解決世界經濟難題的“中國方案”獲得全球點贊……撫今追昔,細細探尋,人們不難深刻地體會到開放對於一個大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進一步觀之,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始終與時代發展的需要緊密相連。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基礎投資空間廣闊,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各地對外開放聚焦於招商引資、擴大出口。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民眾的腰包越來越鼓,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此時,積極擴大進口,進一步提升國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在華供給水平,便成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任務。可以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就是改革開放40年新起點上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種重要體現形式。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扎實行動。中國主動敞開大門,同世界分享龐大的消費市場與發展機遇,向國際社會表明了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決心,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信念。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更好地滿足中國民眾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全新舉措。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消費者不僅可以得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好東東提供的豐富選擇,中國企業也可以通過購買外國的原料、設備、技術等,提高自身的技術工藝水平,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升自身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注入活力。為了讓更多全世界的好東東通過博覽會與中國消費者見面,相關部門修改、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出台了一批政策措施。這些措施不僅服務於博覽會本身,更在貨物通關、關稅減讓、物流運輸等諸多具體環節探索積累了新經驗、新路徑。

  改革開放不停步,攜手世界謀共贏。

  在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強的當下,唯有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才能為彼此創造出更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勾勒全球經貿合作的鮮活畫卷,正在奏響全面對外開放的嶄新樂章。

(責編:馬昌、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