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江蘇檢察先行先試積聚公益訴訟實踐樣本

公益訴訟督促收回逾18億財政資金

2018年11月08日14:26 | 來源:法制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公益訴訟督促收回逾18億財政資金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民檢察院綜合運用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區人防辦向多名小區開發商追繳人防易地建設費2061萬元,同時對涉案小區開發商名下價值2000余萬元商品房限制交易。

這是自2015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試點以來,江蘇檢察機關充分發揮監督職能,督促行政機關糾正違法行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一個縮影。

記者從11月6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召開的檢察公益訴訟辦案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今年10月,全省共立案審查公益訴訟案件7608件,已辦結6993件,其中訴前程序案件6664件、提起訴訟案件329件,辦案數居全國前列。辦理涉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類案件3678件,佔到5成以上,多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

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汪莉介紹說,6000多件行政訴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機關已糾正違法或者履行職責案件佔比達到93%,呈現明顯上升態勢。

記者了解到,3年多來,全省檢察機關通過辦理檢察公益訴訟案件,推進恢復、復墾被非法改變用途和佔用的耕地、林地3.57余萬畝,督促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29萬余噸,共向污染企業和個人索賠環境損害賠償金、治理恢復費用4.5億余元,督促收回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出讓金、各類被套騙財政資金18億余元。

為了全面推進公益訴訟常態化機制建設,江蘇檢察機關先行先試,不僅辦理多起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覆蓋包括民事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等在內的所有授權領域,還探索形成多個解決推進過程中突出問題的經驗方法,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實踐提供了江蘇樣本。

為解決發現難、取証難、鑒定評估難、公益損害修復難等突出問題,今年6月,江蘇省檢察院出台《關於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的指導意見》﹔為了多渠道獲得各類案件線索,江蘇各級檢察機關普遍建立“公益眼”“隨手拍”等舉報平台以及巡查制度、公益損害觀察員制度,多地制定公益訴訟獎勵舉報機制﹔創設“生態智搜地圖”項目助力公益訴訟調查,運用無人機等開展林地巡查﹔建立全國首家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心,為提高立案效率和進行証據保全提供有力支持等。

今年10月22日,江蘇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對於解決制約檢察公益工作的諸多難題提出明確要求﹔同月26日,江蘇省檢察院舉行院外專家聘任儀式,聘請106位專家擔當“外腦”,為重大敏感案件、疑難復雜案件給出專業意見,實現精准監督。

“檢察機關要發揮公益訴訟的督促、協同作用,不能為了訴訟而訴訟。通過發出檢察建議、約談、走訪及訴前圓桌會議、訴訟風險提示等方式,督促行政機關整改糾錯,履行法定職責,推動問題得到實際解決。”汪莉說,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與行政機關溝通配合,建立信息移送機制,在全面推進公益訴訟上形成合力。(記者 丁國鋒 羅莎莎)

(責編:仝宗莉、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