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破獲特大非法經營假煙案 涉案人員97名 案值1.5億

華商報安康訊(記者 張建全)11月7日,安康警方通報了“安康10.25特大非法經營假冒卷煙案”偵破情況,該案是安康市開展打擊涉煙違法犯罪以來偵辦的涉案區域最廣、涉案金額最大、抓獲人數最多的非法經營假冒卷煙案件。
小商店售假牽出公安部督辦案
2016年秋季,市民黃某在平利縣東一路一家商店買了一包香煙,抽過后發現味道不對,就把香煙扔在腳下,狠狠踩了一腳。就這麼一個動作,引起了正在抽檢執法的平利縣煙草局監督管理股城區執法中隊隊長李峰的注意。
李峰隨即帶領稽查人員進入這家商店檢查,發現當地暢銷香煙及部分高檔香煙的外包裝及專屬噴碼存在異常。便暫扣了問題香煙送到省上檢測,經陝西省煙草質量監測站鑒別,均為仿真度很高的假煙。
根據這條線索,平利縣警方與煙草局執法人員調查發現,自2016年以來,平利縣有多人次通過互聯網,在微信號為“521”的網民手中購買該類型卷煙,交易金額共計56080元。
經初查,一個以福建雲霄等地為生產基地,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利用手機微信搭建平台,結構嚴密、分工明確的產、供、銷一條龍的特大非法經營假冒卷煙犯罪集團逐漸浮出水面。安康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案件被列為公安部挂牌督辦案件。
45元一條的假中華賣到六七百
“專案組先后奔赴福建等20余省市自治區,調查涉案銀行賬戶3000余個,逐案制定案件資金流向圖,確定摸清人員身份信息,繪制案件人員結構層級網,成功研判並深挖出以陳某鳳等一百余個一級銷售商和數以千計的二、三級銷售商組成的特大非法經營假冒卷煙犯罪集團。”平利縣公安局局長熊海波說,該犯罪集團自2016年以來,以微信、支付寶、銀行賬戶通過地下錢庄向福建雲霄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操控的賬戶匯集資金流高達13億元,按照市場卷煙零售價計算,涉案卷煙價值達150余億元。
“2017年10月28日,在掌握重要線索后,專案組兵分12個抓捕小組,分赴天津、江蘇等12省市,抓獲以陳某鳳(女、23歲,安徽蚌埠人)為首的主要犯罪嫌疑人。”11月7日,平利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付官軍說,截至今年9月份,安康警方已摧毀陳某鳳、李某雪為一級銷售商的兩條售賣假煙犯罪網絡,抓獲涉案人員97名,打掉假煙倉庫窩點9個,查扣成品假煙10000余條,查扣凍結涉案資金200萬余元,運輸車輛2台,作案手機73部,電腦13台,涉案價值達1.5億元。
“相比於以往的假煙案,這個犯罪集團最大的特點是網絡傳銷模式,他們依托福建雲霄假煙生產窩點,利用微信搭建覆蓋全國的假煙層級銷售網絡。一級代理負責向總經銷商提交訂單,總經銷商通過專門的倉儲發貨渠道寄遞發貨,二級代理負責訂單的收集匯總,三級代理負責直接面向網民採集訂單,層級之間交換訂單信息、攫取差價利潤,按照網絡傳銷模式發展分銷利益鏈條,病毒式擴散蔓延。”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副局長湛平告訴華商報記者,以查獲的假冒軟中華為例,出廠時一條價格為45元,在二級經銷那裡,一條賣到75元,中間各個代理商層層加價,在最終端的銷售市場,一般會與真煙的價格一樣,賣到六七百元一條,巨額的利潤刺激著銷售網絡的迅速壯大。
條裝煙從外表上難辨真假
在平利縣看守所,華商報記者見到了被抓獲的二級代理商夏某,他是重慶人,曾經開著一家電腦店,2016年,無意中在微信群裡發現有人銷售假煙,他就加了好友,從事假煙銷售代理。
“一般一天的銷量為五六十條,隻要有人要貨,就會通過微信轉賬給上家,上家將我要的煙通過快遞的方式發貨。”夏某表示,他抽過這種假煙,芙蓉王在口感上與真煙的差距極小,一般人根本抽不出來。在加入銷售網絡時,上線會給他發一個清單,清單涉及上百種卷煙品牌,涵蓋了高中低檔香煙,有些如果需求量大的話,上家還會提供訂單式生產。湛平表示,這些假煙仿冒程度確實高,從條裝的外表上很難分別真假,口感與真煙接近,除非是老煙民,才能在抽煙的時候發現差異。
據了解,專案組將繼續以“追煙機、搗窩點、摧網絡、打鏈條”為目標,做到源頭未查清不放過,堅決防止犯罪產業鏈條死灰復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