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起進入派件高峰期快遞點開啟全員戰斗模式

預計今年雙11,杭州快件量破1.2億件,同比增長約15%
昨晚起進入派件高峰期快遞點開啟全員戰斗模式
11月12日晚7點,郵政網點城站經營部一片忙碌。
今年11月11日晚24點,天貓公布“剁手”總金額為2135億元的同時,還公布了一個數據,那就是物流訂單量已超過10億。
這意味著有10億的快遞包裹將在11月11日之后進行異地遷徙。
現在的你是否經常刷物流狀態?這時候,最繁忙的就是快遞小哥們。
錢報記者這兩天走訪了一些營業網點,幾乎所有的網點都是全員戰斗的狀態。
不少物流公司網點負責人告訴錢報記者,從13日下午,從外地寄往杭州的快遞包裹大規模抵達,派件高峰也從13日晚上開始。
杭州郵政寄遞事業部城站經營部主任喬恩偉
今年的到件量多了三四成
最后一個快遞員下班才安心
12日晚上7點不到,一輛郵政車駛入中國郵政杭州市寄遞事業部城站經營部的院子裡。“今天晚上雨有點大,一會兒大件留下,小件先分揀,然后送出去。”城站經營部主任喬恩偉嗓子沙啞地分配起了任務。
“有點感冒,又說了一天的話。”喬恩偉解釋,“我們這個網點主要負責上城區的郵政包裹寄送。現在是派件多,寄件相對少一點。”
12日一天下來,喬恩偉感覺到今年的任務量有點艱巨,“和去年比,同天到件量起碼增長30%-40%,根據以往經驗,從13號晚上開始到16號,才是派件高峰期,估計到時候工作量會更大。”
“剛才來的5噸郵車是加班車,平時我們的定時郵車下午5點多就不會從轉運中心發貨了,但現在為了包裹不積壓,加開了郵車,春江、武林幾個站點都發了加班車。”
“為了應對今年雙11,我們也做了很多預案。比如加班車發出前,我們會提前知道,就可以做好准備,像我這邊場地大,也要支援附近場地小的網點。建國北路經營點主要負責下城區的派送,但它的門店臨馬路,所以那邊如果包裹清理速度慢了,我這邊就會幫忙留下,等那邊處理好再過來拉新的。”
而備戰的氣息從角落裡成堆的牛奶、面包和方便面可以窺見,“這都是工會送來給我們的,我們現在是全員加班。”喬恩偉手下有62個郵遞員,早上6點半左右就出發了,比以往提前了半個多小時。
上城區老小區多,“考慮到住戶情況,我們白天還是送貨到戶為主,晚上怕打擾居民休息,才以代收點和郵櫃為主。白天確實郵遞員比較辛苦。”
喬恩偉介紹的時候,時不時有同事來詢問一些郵件的處置情況。到晚上10點半,喬恩偉數了數郵遞員的人頭,“嗯,最后一個郵遞員回來了。”
他沙啞著嗓子說:隻有人都回來了,我才會放心。
錢報記者從杭州市郵政公司獲悉,今年雙11郵件量同比增加50%左右,投遞量比平時增加100%以上。11月11日-12日,杭州郵件處理中心共處理散件147萬件,集包5.48萬袋。
順豐快遞凱旋路營業廳快遞小哥張翔
快遞車不到兩小時就來一班
包子壓扁了還沒來得及吃
11月13日凌晨4點,順豐快遞凱旋路營業廳就忙碌了起來,滿載著快遞的三輛貨車從中轉站抵達這裡,四五個夜晚值班的業務員手腳利落地將4000多件包裹卸車、分揀。
經理李清告訴錢報記者,從11日當天開始,他們就進入了雙11戰斗狀態,為了及時分流到件,營業廳每天24小時待命。“現在平均每天到件十多輛車,幾乎不到2小時就來一班,比平常增加了一倍多。”李清說,目前來看,今年雙11他們的派件量同比去年增幅30%左右。
早上7點多,業務員們陸續而至,從眾多包裹中拿走已經分揀好的包裹,整理出倉。
8點不到,一輛輛裝得滿滿的三輪車魚貫而出,分散至大街小巷。“我們管轄的區域25%是小區,75%是市場,包括四季青這種大型批發市場。”李清介紹。因此除了派件,這裡的業務員還有著收件任務,“這幾天,網點日發件量有兩萬多。”
10點左右,第一撥派件結束的業務員回到了營業廳,而迎接他們的,是接二連三到來的貨車。“採荷、南區、凱旋門……”
鑽進貨車廂的人喊著一個個區域名,業務員們排著隊拿走自己道段的快件,然后嫻熟地細分、打包。
膠帶纏繞的聲音沙沙作響,不一會兒,操作台上便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又一輪派件緊接著開始。
張翔今年27歲,當快遞小哥已經5年了。
他所在的小組主要負責採荷街道。“我們小組平時每個人派件量80件左右,現在翻了將近三倍。”張翔說,自己昨天晚上9點下班,今天早上6點多就到了網點,開始分揀、派件。
聽說錢報記者想跟他跑一跑,他憨笑了下,“我們的件絕大多數是要送貨上門的,我有兩個老小區,要爬上爬下,你行嗎?”
錢報記者跟著他跑了一趟,粗算了下,在他的兩個老小區裡,爬了近四十趟樓梯。因為是小組長,每次有貨車到網點,他還要趕回去整理包裹,細分后再交給組員。這個上午,營業廳到了三班車,他也趕回去了三次。直到下午1點多,才和同事們一起吃了牛肉湯飯,“這是雙11期間網點准備的加餐。”
剛喝了一口湯,張翔才想起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自嘲地笑笑:早上買的包子已經壓扁了,自己還沒來得及吃。
金潔珺 張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