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展團覓商機求共贏

德國巴伐利亞州專業投資人安邁爾·貝恩德已連續7年參加高交會。今年,他攜巴伐利亞州的幾家新銳創業公司,在展區開辟了一個“創業角”——有專注生產輕量級電動自行車電機系統的FAZUA公司、研發可折疊輕型平衡車的UrmO公司、制造私人飛機便攜式玻璃駕駛艙的Helios Avionics公司……“這些初創型企業的材料供應商、制造商、組裝方,有不少來自中國,他們希望將市場從德國延伸到中國。”安邁爾說。
德國巴伐利亞州展區與高交會已連續相伴20年。本屆高交會上,巴伐利亞州展區展示了來自德國的眾多創新產品及服務內容,涉及電子信息、高技術服務業、地球空間、海洋工程等領域。其中,擁有國際領先室內大空間數字化技術的硬件、軟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NavVis,今年10月在上海設立了分公司。NavVis大中華區銷售總監劉曉熙說:“公司已將中國視為歐洲之外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我們將在中國尋找更多合作伙伴。”
在捷克展區,捷克貿易促進局中國地區總監艾磊石說,今年捷克以歷年參展規模最大、攜最先進的高科技產品亮相,並將舉辦科技與投資環境推介會介紹捷克的先進工業技術,包括納米科技、生物科技、可再生能源、信息與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等。
在愛沙尼亞展區,Robotex世界機器人大賽的內容吸引了不少高科技愛好者駐足。愛沙尼亞企業與信息技術部部長雷內·塔米斯特介紹,今年愛沙尼亞展區攜3家愛沙尼亞科技公司和項目參展,除了世界機器人之外,還有提供智能LED顯示解決方案的Ampron公司和研發基於下一代物聯網技術智能城市解決方案的Cityntel。
“尋商機、求共贏”成為眾多參展國家的主要目的。以前中國企業通過參加高交會“走出去”,如今更多外國企業通過高交會“走進來”。“進入西班牙可以直接接觸擁有5億消費者的市場,同時可以打通聯系拉丁美洲和歐洲的路徑。”西班牙駐廣州總領事館首席經濟商務領事卡洛斯·托爾托拉說,西班牙外商直接投資總額360億歐元,其中中國位居前列﹔西班牙外資企業達到12500家,其中不乏中國跨國企業。
繼去年阿根廷首次參加高交會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參展熱情高漲,本屆高交會上,智利、古巴、秘魯等國均首次參展。古巴展團攜手7家公司到來,包括科學研究及技術創新研究和發展中心,致力於技術和生物制藥產品商業化的CIMAB公司,專注於衛生系統信息化效率提升的SOFTEL公司等﹔秘魯攜4家高技術展商參展,領域涉及硅材料技術、創新環保技術、技術自動化服務等﹔阿根廷與深圳企業比亞迪、中興在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等領域簽署一系列重大項目合作意向書,採購標的超過10億元。
高交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高交會交易中心主任蘇彥偉介紹,本屆高交會吸引了4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61個團組參展,其中含31個“一帶一路”國家,參展國家數量再創新高。在“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框架下,各國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深入,高交會的國際平台作用也愈發凸顯,“中國科技第一展”更具“國際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