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陝高速正式通車 北向出川更加便捷
千年蜀道添捷徑

全長117.5公裡——在四川發達的高速路網中,11月22日通車的巴陝高速,在長度上似乎並不起眼。
橋梁55座,隧道20個,互通式立交7座……翻開這條高速路的另一組數據,短短百余公裡,工程歷時9年,橋隧比竟接近80%!驚嘆之余,細看其地理方位:起於四川邊境城市巴中,北上止於川陝交界的米倉山——這正是古蜀道中,極其艱難的一段。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據考証,商周時代起,北向出川的人便須翻越秦嶺米倉山脈。一路險惡坎坷,留下古蜀道眾多遺址,也留下無數文人墨客“望山興嘆”的吟誦。
秦嶺雄關橫亙,川人奮進不息。交通路網歷年改進,“蜀道難”已被“蜀道通”取代:去年四川全省高速路通車總裡程近7000公裡,實現了全部市州通達高速﹔西成高鐵等鐵路網絡相繼貫通,從成都出發,不到4小時即可抵達西安……然而,古蜀道的屏障米倉山,卻始終是駕車北上出川的阻礙。
“車走米倉山,一開一整天。”翻山越嶺的痛苦,讓不少來往川陝兩地的司機遇山發愁。巴中鑫運運輸公司總經理雷彪介紹,翻越米倉山時常遇到冰雪天氣,不僅耗時更久,而且路途危險。遇到大雪封山時,山下堵車排起的長龍能綿延好幾公裡。
如今,這一切已成為歷史:從巴中開車,沿巴陝高速,僅1小時便可抵達陝西漢中,4小時可抵達西安。其中,全長13.8公裡的米倉山隧道橫跨川陝兩省,是目前已貫通的西南最長、國內第二長的高速公路隧道,艱難爬山的行程,從此變為僅需10多分鐘的通途。
“現在我可以一天內來回跑兩趟!明年攢錢買卡車。”在川陝交界從事貨運的林永才常年將糧食、蔬菜、藥材等四川特產運往漢中,再拉回電器、五金件等。
曾經望山興嘆,如今穿山而行。便捷的背后,是建設者經年累月的攻堅克難:巴陝高速全線穿越高山硬岩石區域,隧道橋梁密集。其中米倉山隧道出口端掘進達8公裡,為國內獨頭掘進最長的公路隧道﹔隧道中部通風豎井深432米,直徑9米,為國內在建通風豎井的最大規模。
細節設計同樣“暖心”:在米倉山隧道的入洞口,一隻卡通形象的大熊貓調皮地趴在洞頂,“恭送”人們出川入陝。進入隧道后,景觀更為驚艷——採用LED景觀帶布置的洞身裝飾,將巴中紅葉、星空燈景融入隧道內部,讓這條“便民隧道”同時成為“景觀隧道”。
“趕緊把一樓的雜物間翻修了,多騰一間客房。”巴陝高速通車的消息傳來,巴中市平昌縣白衣鎮蒿坪村村民劉國安決定擴大自家的農家樂規模:“陝西游客多,以前大多是繞道廣元和達州過來的。高速路直通后,我這兒肯定更紅火。”
蜀道暢通,如今已是“三箭齊發”:巴陝高速是繼廣陝高速、達陝高速后,四川北向出川的第三條高速公路通道。“川陝合作將更緊密,有利於擴大四川的北向開放。”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建管處副處長趙剛表示,巴陝高速有利於四川深化“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戰略,促進區域經濟新格局的形成。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30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