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國企國資改革全力轉型提檔加速

近年來,山西省上下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為指引,堅持以“非常之力、恆久之功”為衡量標准,進一步凝聚攻堅克難力量,奮力推動國企國資改革和轉型發展。2018年是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的攻堅年,國企國資改革進入了全面的施工期。
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表示,國企民企齊頭並進,不僅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意圖,也是山西省屬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強烈呼喚。始終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發展理念,把混改作為推動改革的突破口,痛下決心破解國企“一股獨大”的體制性矛盾。山西向民營企業、中央企業及省內外各類社會資本,以最大的決心和誠意,最大限度的開放股權,敞開合作大門。
轉型發展 成效初顯
在2018年5月3日召開的山西省屬國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推進會議上,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指出:“國有企業是轉型發展的主力軍,要用非常之力,下恆久之功,推進國企改革轉型發展。”同時,樓陽生省長也提出明確要求:“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勁,以釘釘子的精神,坐實各項工作,不能有虛功。”
目前,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已進入提檔加速期,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工作格局已經形成,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體制機制政策框架已經搭建,以改革增活力、破瓶頸、促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呈現,改革效應正在轉化為企業效益和轉型效能。
山西省屬企業改革是國企國資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山西省國資委相關領導表示,目前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主要從頂層設計,考核引導,完善機制三個方面全面推進:
強化頂層設計,明確方向路徑。目前,山西省已制定了省屬企業一年,三年轉型發展指標。通過三年努力,規劃從2018年到2020年,山西省屬國企煤炭先進產能比重由55.2%提高到70%以上﹔煤炭產業增加值佔比由61.2%下降到49.4%﹔以制造業為主的非煤增加值佔比由38.8%增加到50.6%,從而實現煤與非煤產業的歷史性“結構反轉”。
注重考核引導,多措謀劃項目。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考核結果是檢驗轉型發展成效的重要指標首先,要求“一企一策”簽訂轉型“軍令狀”,對轉型考核實行“四個挂鉤”(省管骨干企業名單動態調整,企業領導人員薪酬,企業領導人任免,職工工資收入)﹔其次,引導省屬企業緊扣發展前沿和市場需求轉化科技項目,如組織參加北京國際科技展等﹔最后,引導企業擴大對外開放,如加大與中石油等央企的合作以及與上海等發達省市的對接力度等。
完善工作機制,解決突出問題。首先,山西省國資委成立轉型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轉型項目謀劃推進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其次,建立省國資委領導包干聯系重點轉型項目台賬,通過月度協調會等機制對省屬企業謀劃項目,解決難點,堵點。最后,把防范投資風險放在監管的主要位置。目前山西省已經制定了《省屬國企投資風險管理辦法》《省屬國企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和投資負面清單,強化以“管資本”為主的投資監管體系建設,明確追責情形,推行決策終身負責制。
把國企國資改革和轉型發展放到山西實現重大轉折的大背景下看,山西經受住了重大考驗、實現了重大轉變、取得了重大成效。目前山西省省屬企業的項目謀劃力度不斷加大,截至目前,山西省重大轉型項目已達286個,總投資達到6966億元﹔轉型項目結構不斷優化,從項目類型來看,轉型項目突出,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設計改造等產業類轉型項目共203個,投資額3697億元,投資額佔比達到71%﹔項目建設進度不斷加快,截止到2018年10月底,286個重大轉型項目中在建項目數量達到241個,已累計完成投資785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83.8%﹔轉型發展指標不斷向好,截至2018年10月底,山西省屬企業非煤產業實現增加值943.1億元,佔比44.4%,同比增長19.9%,快於煤炭產業15.9個百分點。
點面結合 多管齊下
據了解,近日,山西省國資委已公布了2019年—2020年的轉型項目謀劃情況。
2019年,山西省屬企業圍繞確定的轉型目標,將謀劃新增轉型項目197個,總數達到48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將達8198億元。其中,預計新興產業類項目161個,總投資計劃達到1933億元﹔科技創新類項目19個,總投資75億元﹔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類項目186個,總投資達3265億元﹔基礎設施類項目117個,總投資預計2925億元。
2020年,山西省計劃在2019年謀劃項目的基礎上,新增項目138個,總投資4640億元,主要集中在現代煤化工,文化旅游,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煤炭先進產能等領域。
對標一流戮力前行
山西把國企國資改革聚焦在引領性、基礎性和關鍵性環節,必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郭保民主任表示,山西省國資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第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和即將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五個方面強力推進山西省屬企業轉型發展。
一是堅持新的發展理念,咬定轉型目標,指導企業堅決擺脫資源和路勁依賴,“橫下一條心”培育發展新產業和新動能。山西省屬國企將設立新產業、新動能公司,原則上採取混合所有制模式,引入至少五個股東,一步到位設立股份制公司,逐步擴大員工持股試點企業范圍,促進山西省屬企業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是下大力再謀劃一批混改股權項目。堅持放開搞活,強力推動建投、汾酒、太鋼等一般競爭類集團公司開展股份制改革,力求再引進資金和管理的同時,引入先進理念、核心人才和關鍵技術。
三是瞄准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指導山西省屬企業進一步對外合作力度,加強與央企和先進省市溝通對接,用開放、合作、共贏的姿態高起點謀劃項目。
四是強化工作舉措,全面梳理制約項目謀劃、建設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完善督導工作方案,發揮監督,審計等協同作用,構建“督查一通報一整改一問責”閉關體系。
第五、加強黨對山西省屬國企轉型發展的領導。扎實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關於國企轉型發展重大決策部署,使之加快形成轉型發展的生產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