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章更生:建行多措並舉,破解小微企業貸款難題

2018年12月03日14:37 |
小字號

11月15日,第191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以“解決社會痛點 履行大行責任 開啟普惠金融戰略發展新時代”為主題,向境內外媒體介紹了建設銀行運用金融科技,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實施普惠金融戰略,支持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情況。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主持人好,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感謝銀保監會邀請我們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主要把建設銀行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工作要求,在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情況向大家作介紹。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近年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今年以來,中央和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同時,相關部門機構定向降准、增值稅減免、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盡職免責機制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

作為國有大型銀行,用金融的力量解決社會痛點,讓艱苦創業的企業家們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充分的獲得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2017年,建設銀行率先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今年更是在全行范圍內提出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戰略”。近日,建設銀行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研究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具體舉措,連續出台《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通知》和《中國建設銀行支持民營經濟指導意見》。

不可否認的是,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時常遇到一些困難。這主要是因為小微企業的經營相對欠規范,有的信息真實性不夠好,風險防控難度大等。面對困難,建設銀行多措並舉,破解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題,致力於打通“最后一公裡”。

第一,全行動員,高度聚焦,將普惠金融作為戰略來抓。今年5月,建行明確提出了普惠金融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金融資源供給,人才與技術保障,安排專項貸款規模,配套激勵費用,建構由上而下的普惠金融組織體系,全行近1.5萬個網點均能開展小微企業服務,做到真做實做,做出成效。

第二,運用好金融科技,破解融資難題。我們通過金融+科技,打造了數據化、精准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服務新模式。一是運用大數據技術,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基於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統,整合小微企業和企業主信息,廣泛連接稅務、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評估客戶資信,批量精准獲客。二是再造業務流程,打造“三個一”信貸模式。創新“小微快貸”,實現自動化審批,構建“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的信貸模式,提高融資效率,降低綜合成本。三是實行智能風險管控。將風險底線和風控標准嵌入系統,建立大數據選客控險、模型化系統排險、智能化預警避險等全流程風控機制。目前,“小微快貸”累計為超過45萬客戶提供了5300多億元貸款,80%的客戶為信用放款,不良率保持較低水平。

第三,不斷豐富服務內涵,擴展服務外延。我們正在搭建開放平台,將普惠服務融入小微企業生產生活場景,提供諸如行業、市場情況等查詢,交易撮合、並購等服務。創新推廣“裕農通+”新平台,在縣域鄉村構建起“村口銀行”,助力實現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目前“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12萬個。打造勞動者港灣,建設和開放網點共享空間1.4萬個,給戶外工作者提供歇腳的地方,營造普惠金融文化。

截至9月末,建行累計為170余萬戶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超6.4萬億,普惠金融貸款新增1600億元,年內有望突破2000億元,處於同業領先水平。李克強總理、劉鶴副總理多次肯定建行小微金融服務﹔銀保監會首次發布的普惠金融白皮書,列舉了建行“小微快貸”典型案例﹔10月30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田國立董事長出席並答記者問。

普惠金融是世界性難題,需多方努力,綜合施治。下一步,建行將把普惠金融作為長期戰略,久久為功,我們願與各方攜手同行,幫助百姓實現安居樂業夢。

謝謝!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趙爽、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