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老教授獲得200萬拆遷款 拿出100萬捐贈給母校

2018年12月13日08:35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老教授獲得200萬拆遷款 拿出100萬捐贈給母校

  (原標題:拆遷款拿出100萬捐母校)

  長安四中(原細柳中學)有了一項獎學金,叫“崇仁獎學金”,它由校友劉路捐資設立。在12日的捐贈儀式上,71歲的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創始人、原院長劉路教授把自家的拆遷款100萬元捐贈給母校。

  中學時幾乎讀完母校圖書館全部藏書

  12月12日上午,在長安四中操場,高新區教育局(今年6月23日,長安區細柳街道西漢高速以南區域劃歸高新區托管)局長王曉冬、長安區政協原副主席王百忍、原長安縣教育局局長張民生、長安區財政局副局長王小洲、四中老校友代表、劉路家人及長安四中全體師生出席了儀式。

  劉路是西安市長安區人,1961年9月至1968年10月在細柳中學就讀,1977年冬考入陝西師范大學,是當年的全省文科狀元,畢業后留校任教,曾是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創始人,並擔任院長、教授。近期,劉路在郭杜街辦小居安村的老宅要拆遷了,這100萬元來自拆遷補償款。

  捐贈儀式上,劉路對全校師生講:“離開細柳中學已經50年了,今天,我既是來尋根,又是朝聖,更是圓夢。”

  “在這裡,我幾乎讀完了學校圖書館的全部藏書,管理員余麗姑老師破例允許我到倉庫裡去翻找、選擇。50年中,我走遍了全國,到過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但唯一讓我魂牽夢繞的,隻有母校細柳中學,是她給了我這樣的初心,認同故土,擔當歷史,同情國運,自律言行,有所作為。”他在講話中說道,“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教書、寫書。不讀書是偷懶,要用一輩子來還。年輕時吃不下苦,那就要吃一輩子苦。讀書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情。所有習慣中,讀書是最好的習慣。人有錢財,我有桃李。”

  劉路的講話贏得全校師生一次又一次的掌聲。儀式上,長安四中為劉路頒發牌匾,牌匾上寫著:春霖潤桃李,深情惠西賓。

  父親曾在學校工作,用父親的名字命名

  “崇仁獎學金”每年評選一次,每次學生名額為10人,每人獎勵2000元,教師名額為3人,每人3000元,1000元為活動籌備經費。劉路對華商報記者說:“我是領工資的人,錢夠花,小居安村拆遷,我突然發了‘橫財’,有了200萬,我留著錢也沒啥用,就先拿出100萬,給到有用的地方,激勵學弟學妹們。”

  劉路的父親劉崇仁在世時也在這所學校工作,擔任總務辦主任,劉路說,捐資母校設獎學金也是為了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所以用父親的名字命名。

  劉路的兒子劉帆在北京工作,他說,家人都很支持父親的決定,“父親一生淡泊名利,很有教育情懷,這樣的精神也影響著我們。”

  “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是激勵也是榜樣”

  高一學生小張說:“我都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對我們是激勵。”

  李潔是高二年級的英語老師,當她得知100萬元是劉路自家的拆遷款時,她眼中含淚說:“劉老師思想境界非常高,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對我們學校的師生都是激勵,也是榜樣。”

  2018年是長安四中建校100周年,校長劉群良說,這是學校最大額的獎學金,希望學生們以感恩之心、進取之志,努力學習,終成棟梁之才。

  高新區教育局局長王曉冬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說:仁者愛人,劉教授心系教育,致力教育,是大仁大愛﹔他捐款百萬、資助教育,是大善大德。希望四中人發揚劉老這種“仁愛之心、善德之行”,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教師善教,學生愛學。

(責編:趙爽、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