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報告》:文化產業IP的跨平台開發和轉化漸成趨勢

2021年06月28日16:2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黃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產業正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形成發展新動能。據日前發布的《新華·文化產業IP指數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互聯網原生IP正在超越武俠等傳統文化IP,成為新時期用戶文化消費的焦點﹔當下文化產業IP的跨互聯網平台開發漸成趨勢,線上多平台運營成效顯著,成為發展的主要特點。

《報告》同時認為,深刻把握數字文化內容屬性,加強原創能力建設,創造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數字文化產品,是當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命題。

文化產業IP跨平台開發和轉化成趨勢

IP的本意是知識產權,2012年前后,一些互聯網公司意識到打造IP的重要性,開始以互聯網思維和模式探索IP與用戶之間的密切關聯,如IP是“經市場檢驗過的用戶需求”“市場驗証過的用戶情感載體”等。

此后,互聯網文化產業IP發展幾經起伏,始終是文化領域不斷探索的方向,《人民的名義》《慶余年》等網絡文學IP改編成影視劇都獲得了廣泛關注。

我國的文化產業IP發展,與互聯網發展、數字技術進步密切相關。《報告》指出,當下我國IP發展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跨互聯網平台開發漸成趨勢,線上多平台運營成效顯著。《報告》通過對120個文化產品、113個相關IP的大數據分析發現,前50名的IP多在網絡文學、影視、網絡游戲、網絡動漫等方面有多種衍生形態。

從《報告》分析結果看,“網絡文學+網絡動畫+連續劇”“網絡文學+電影”“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的組合更加普遍,收效也更加顯著。此外,《報告》顯示,跨界聯動將為IP帶來新勢能。尤其是二次元潮流已不再局限於互聯網當下,一些漫畫或動畫IP開始由線上轉為線下,加速了IP的價值轉換。

為夯實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基礎,去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也強調: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創IP,加強IP開發和轉化,充分運用動漫游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表演、網絡視頻、數字藝術、創意設計等產業形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打造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數字文化品牌。

鼓勵對IP進行二次創作,積極開發衍生品類並與場景相結合,是促進IP價值衍生的重要一環。

《報告》指出,在前50的IP中,網絡文學原生IP佔比最高,達到40%。同時,《報告》認為:“相較於傳統文學,網絡文學具有門檻低、交互性強、輕量級的特點,網絡文學經過動漫、影視等具備更大用戶基礎的文化形態改編,也進一步放大了網絡文學IP的源頭價值,不斷實現對原生內容的反哺,推動網絡文學商業模式不斷升級。”

當前,網絡文學平台也正在搶抓這一重要的賽道。在日前的新文創周活動上,閱文集團提出了新的發展模式框架:有聲和出版為第一級推動力,能夠豐富閱讀場景,鞏固IP﹔動漫、影視和游戲是第二級推動力,為IP提供視覺基礎,兼具“放大器”效應﹔商品化和線下消費為第三級推動力,將貫穿動漫、影視、游戲各類內容業態的衍生品開發,是未來重要的IP強化探索方向。

綜合運營平台在推動IP建設上要發揮更大作用

“新文創”,即通過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的相統一,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符號,已成業內共識。

從行業發展階段來說,新文創顯示了IP打造從“流量為王”到“內容為王”的演進,特別是強調通過文化IP連接更多的主體、場景,從而實現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優質內容,提升IP的影響力、號召力和用戶粘合度。

對於這種更高的發展要求,《報告》指出,當下的文化產業IP發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也表現出了較高參與度。其中,擁有綜合運營開發能力的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前50IP的開發改編情況來看,《報告》認為,多數IP是產業鏈上下游多家企業共同參與,綜合性布局的企業在IP建設上或發揮更大作用。

《報告》強調,打造優質IP,需要強化“圍繞IP打造”的整合性發展理念。《報告》認為,“未來,行業內依然需要頭部企業的驅動力量,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共贏的協同機制,以有效規避以往隨機的、零散的IP開發亂局,打造更系統長線的IP開發機制、營造健康氛圍,更好地實現IP文化和商業價值的有機統一。”

(責編:張文婷、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