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12萬億元 專家: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企業信貸有所改善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 (黃盛)日前,央行公布了今年6月份我國多項金融數據。數據顯示,今年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6%,預期增長8.2%,前值增長8.3%﹔6月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67萬億元,預期為2.89萬億元,前值為1.92萬億元﹔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12萬億元,預期為1.85萬億,前值為1.5萬億元。
據悉,今年6月份新增的人民幣貸款環比、同比分別多增6200億元和3086億元。其中,6月企業部門貸款為14591億元,同比增加5313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加1019億元,短期貸款則同比減少960億元﹔居民部門新增貸款8685億元,同比減少113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減少1906億元,同比多減少1116億元。此外,各項貸款余額增速為12.3%,較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實體信貸持續強勁。
多位業內人士向人民網表示,6月份新增的人民幣貸款,不僅高於5月份新增規模,而且高於近五年歷史同期值,遠超出市場預期。其中,信貸高增主要源於貨幣供給偏鬆下票據融資明顯回暖。同時,企業中長貸繼續強勁、居民中長貸和金融部門貸款減少,這也表明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為什麼6月新增的人民幣貸款超出市場預期?
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胡文艷向人民網表示,受經濟增長放緩、信貸供給有所放鬆和去年同期基數偏低影響,企業票據融資同比多增4851億元,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增加3086億元,前者是后者的1.57倍,這說明票據融資是6月份信貸走強的主因。
“6月份新增的人民幣貸款超出預期,原因既可能是信貸需求旺盛,也可能是年中時點來臨,銀行加大了資產投放力度。”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向人民網表示,從整體上看,今年6月份企業短期和中長期信貸均有所改善。
同時,對於6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的增長,胡文艷認為,這是延續了2019年8月份以來的高增長態勢,原因是企業盈利高增帶動投融資需求增加﹔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制造業、小微企業和綠色金融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隨著財政加快發力,推動基建配套貸款需求有所增長。
對於6月份居民部門新增貸款,胡文艷分析認為,居民中長貸同比減少1193億元,反映出各地多角度收緊樓市的政策效果加速顯現,流向房地產的資金持續趨緩,也預示未來房地產投資或面臨高位放緩壓力。此外,6月份居民短貸同比多增100億元,結束連續兩個月的收縮趨勢,表明前期監管嚴控消費貸、經營貸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后,逐步走向正常化,消費邊際修復也有利於居民短貸回暖。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向人民網表示,6月份樓市成交量並未收縮,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不弱,這使得居民和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雙雙堅挺,均較上月多增。
新增人民幣貸款超出預期,也是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止跌的原因之一。
“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67萬億元,同比多增2008億元,相比今年3月份至5月份連續少增1萬億元以上,已經出現了明顯改善。這就與信貸保持較高增長,及企業債券、政府債券發行改善有著直接原因。”胡文艷認為,6月份人民幣貸款的增長,與債券拖累減弱一起導致了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止跌,也導致了貸款創造存款的信用貨幣創造明顯加快,這有利於6月末M2增速的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