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
一系列“暖人心”舉措讓交通綜合執法變得有溫度

“尊敬的魏先生,您的車輛於2021年7月22日由於超限被抓拍,請您就近選定卸貨場自行卸載轉運。”7月22日,來自山東省濱州市的貨車司機魏師傅,駕車運輸貨物途經G308桓台路段時,被交通運輸部門的非現場執法系統發現超限超載,隨即他收到了一條短信。
貨車司機向記者展示他收到的違章短信。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在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超限檢測點,貨車司機魏師傅告訴記者,短信上不僅有詳細的違法信息,還注明了最近的卸貨場地。“我在導航的指引下,很順利地就找到了這個卡車司機之家,消除了違法行為。”
建設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大力推行智慧執法,這只是山東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一個縮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執法局副局長張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兩個月的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各市自查自糾問題累計452個,已整改完成333個,整改率73.67%。“重罰款、輕服務”的觀念得到很大程度扭轉。同4月份相比,6月份山東省處罰案件數量下降了2844件,罰款數額下降了1969.8萬元。
部省協同 推進整治行動
努力創建群眾滿意的基層執法站所
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簡稱專項整治行動),事關維護全國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合法權益,關切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部省協同、上下聯動、同頻共振的工作局面逐步形成,不斷推動整治行動走深、走實。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問題。針對今年以來交通運輸執法領域先后發生的多起貨車司機維權事件,交通運輸部第一時間安排人員跟蹤了解相關情況,會同相關部門深入查找原因、嚴肅問責。
據了解,4月下旬以來,多次召開專題會、部務會,並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大力推動從根源上清理、整治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提升規范文明執法水平。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為進一步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交通運輸部決定自2021年5月至10月,在全國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伍集中開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一場正風肅紀、自我淨化、自我革新的攻堅戰拉開帷幕。
全國所有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15個直屬海事局,以及長江航務管理局、珠江航務管理局也都分別結合地方和行業實際,制定了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行動安排、時間進度,並通過明確責任,加強督導、調研、通報等各種方式,層層傳導壓力,壓實整治行動。
周家驛站是淄博市公路驛站建設的一個縮影。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山東省執法局執法一科科長任憲勇告訴記者,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山東省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基層執法站所對外開放政策,對全省范圍內具備條件的78個基層執法場所實施對外開放,並為貨車司機免費提供熱水、應急常備藥、貨車加水、臨時休息、手機充電、法律咨詢和如廁等“七項”基本服務。“讓貨車駕駛員在‘歇腳’之余更感受到‘暖心’服務,此舉在社會上取得積極反響。”
“經過近兩個月的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山東省綜合交通執法工作發生了巨大變化。”張剛表示,下一步將積極踐行執法為民理念,全力推進服務型執法,著力構建執法、管理和服務“三位一體”的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模式。進一步擴大基層執法站所對外開放范圍和服務舉措,持續擦亮執法服務窗口,加大對貨車司機關愛力度,改善貨運行業從業環境,努力創建群眾滿意的基層執法站所,力爭通過一系列暖人心、贏人心的“自選動作”,讓企業群眾感受到行政執法的“溫度”。
堅持執法為民 規范文明執法
讓執法不僅有力度 更要有溫度
專項整治行動以來,一些地方和單位積極轉變執法理念、優化執法流程、改變執法方式,融服務於執法工作,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執法和服務舉措,得到社會普遍好評。
周村區超限檢測站可為貨車司機提供熱水、臨時休息等多項免費服務。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進來歇歇腳,打點熱水,大熱天裡可以吹吹空調、沖沖涼,真的是太舒服了。”走進淄博市周村區超限檢測站的“司機之家”,一位在此休息的貨車司機同記者拉起了家常,他坦言,像現在這樣能把車停到檢測站裡休息,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躲都來不及呢,如今執法人員的服務意識真的是讓我很意外。”
淄博是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11373.4公裡,其中國省公路達11437公裡,境內除青銀高速、濱萊高速、長深高速外,正在建設沾臨、濟高、濟濰、臨臨等4條高速,是當前山東高速建設的主戰場之一。
淄博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胡安郭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淄博市交通運輸局在6處基層執法站所建立了“卡車司機之家”,對貨車司機開放,在免費提供熱水、應急常備藥、臨時休息等七項服務的基礎上,提出了“十提供兩確保”承諾服務事項。“此舉可方便過往司乘人員暫時休息,避免疲勞駕駛,進一步提升貨車司機師傅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強對交通運輸執法工作的認可。”
此外,胡安郭表示,淄博還積極推行“柔性執法”“有溫度執法”“輕微違法、首違不罰”,引導和促進運營車輛從業人員和企業自覺守法,切實提升執法部門形象,提升服務質量。
淄博已建成18處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建設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大力推行“智慧執法”,也是淄博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淄博已建成18處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另有4處正在建設中。
在走訪調查中,淄博市交通運輸局發現,現有的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雖然能快速發現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但並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消除車輛違法狀態。為此,淄博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推出了“智慧+”服務。
“系統發現車輛違法后,會立刻向車主發送提醒信息,除了注明違法情況外,還會告知車主最近的卸貨場所,方便車主主動消除違法行為。”淄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吳峰說,為了最大可能給違法車主提供便利,交通運輸部門在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周邊精心選擇場地,配套建設卡車司機之家,除了免費提供卸貨場地外,還遴選物流企業入駐卸貨場所,提供裝卸、轉運等服務。
吳峰指出,非現場執法系統啟用以來,通過非現場執法系統路段的貨車超限超載率從16.3%降到了0.85%。車輛日超載噸位數從超17.71萬噸降到了1.39萬噸,降幅達92.2%。
堅持執法為民,才能得到交通運輸從業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專項整治行動要從根本上解決好為誰執法和執法價值追求問題,堅持執法為民,規范文明執法,讓執法不僅有力度,更要有溫度。
降低公路超限率 保護群眾出行安全
科技治超讓執法更智慧
“這真的是我第一次超載,沒想到就被拍到了。”在山東德州市德城超限檢測站辦理違章的貨車司機張師傅無奈地說,以后一定要遵守交通運輸規則,保証再也不會超載了。
他告訴記者,剛跟老板通完電話,正在等待老板派車來轉運超載貨物。“因為超載需要卸貨達標后,才能繼續上路。”
貨車正在通過超限檢測站。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2018年以來,德州市明確以非現場執法為依托,實施科技治超的思路,形成了新型治超執法模式。”德州市交通運輸局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杜守軍告訴記者,目前,德州市已經建成22處、在建12處,預計到2023年,全市將建成44處非現場執法系統,並統一納入網絡平台,形成全市一張網。
7月23日上午,在位於105國道的德城超限檢測站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運行現場,一輛輛汽車飛馳而過,與此同時,車輛的車牌、車型、軸數、總重、車輛外觀、超限數據及圖像等信息,實時傳送至檢測站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的執法平台上。
“如有超限,屏幕上就會出現以黃色、紅色字體區分的車輛超限信息提示,隨后,交通執法人員會篩選平台上的車輛信息、對違法超限超載車輛立案調查,並通知當事人接受處理。”杜守軍指著檢測站內的大屏告訴記者,該系統由鋪設在路面的高速動態秤、監控抓拍設備、車輛識別系統、違法車輛信息顯示屏等組成,可以對車輛實施動態不停車檢測、24小時不間斷執法,有超限超載的情況隨時反饋到執法平台,執法人員將依法實施追蹤處理。
德州市德城超限檢測站。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7月22日,德州市德城超限檢測站貨車通過總數3421輛次,其中有10輛貨車超載,隻有3輛在1噸以上,超限率又創新低。”德城超限檢測站中隊長孟祥東向記者展示前一天的統計數據。作為德城超限檢測站信息中心負責人,熟悉掌握車輛超限信息是孟祥東每日的功課。
孟祥東告訴記者,以G105線魯冀界為例,該路段啟用非現中場執法系統后,本地籍違法超限超載車輛基本杜絕,外地籍車輛超限超載率呈直線下降,車輛超限超載率由過去的17.14%,下降到0.5%左右,沒有嚴重超限超載車輛。
談到非現場執法系統的好處,杜守軍向記者作了進一步講解,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的運用,能破解人力治超精力有限、長效管控難以維持等難題,降低公路超限率,保護群眾出行安全。同時,還有效解決了貨車待檢時間長、司機處理成本高等問題,並杜絕了執法隊伍內部人為干擾執法、違規放行超載貨車、違規收取超載貨車費用、以罰代管等行為。
對於超限車輛如何處理?是否存在不主動處罰情況?杜守軍表示,經非現場篩查的疑似超限車輛,全部納入“信用台賬”管理,其中本市車輛的違法信息作為實施質量信譽考核和車輛年審的重要依據,外省市車輛根據其違法情節和接受處理情況,通過電話警示教育、劃入信用“黑名單”、抄告車籍地主管部門等方式分類施治,直至吊銷道路運輸証件。
24小時不間斷執法,貨車超限率持續下降,過境貨車車流量是否有所下降?超限貨車是否存在繞行?對此,德州市交通運輸局綜合執法支隊副支隊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州市對貨車行駛軌跡進行分析研判后,在德城超限檢測站附近的駙馬營路省界也建立一處非現場執法系統,使轄區路段超限率下降到0.5%左右。“同時,數據顯示,貨車通行量較之前有增無減,並不影響當地物流發展。”
“按照交通運輸部統一部署,今年5月至10月,山東省集中開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對此,德州市交通運輸局迅速行動,深入整改落實,取得顯著成效。”德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齊永軍表示,德州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上出“實招”,推進“一支部一實事”、探索“1+6+N”為民辦實事模式,提供7項免費服務的執法站所達到14處,建成“司機之家”、為貨車司機提供免費就餐,創建執法問題投訴辦理“123”機制。所有的違章處理室實現二維碼掃描繳納罰款,違章處理效率提升4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