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關注國企改革”系列稿件

國企混改“改”出新天地

趙超
2021年08月17日08:2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編者按:2021年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關鍵之年,截至6月底,各地、各中央企業改革任務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如何繼續攻堅克難、乘勢而上,在年底前完成三年總體改革任務的70%以上,是改革主體需要做好的“年度考題”。8月17日起,人民網特別推出關注國企改革”系列報道,聚焦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的實質性突破,改革步入深水區面臨的階段性難題,和突圍攻堅的創新性舉措。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深入實施,能源、電信、油氣等領域也都正在進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或股權投資。

作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之一,2017年8月,中國聯通引入14位戰略投資者,從“單兵種”模式和“一股獨大”,向“集團軍”模式和“產權多元化”升級轉型。

今年3月12日中國聯通發布的年報顯示,202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58億元,同比上升4.3%,高於行業平均的3.6%。歸母淨利潤55億元,同比增長10.8%。年報透露,“經營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受益於“混改效能進一步釋放”等有利因素推動。

“改”出來的發展新活力

“全球電信行業發展140年以來,首次出現‘電信運營商+互聯網’的資本與業務創新模式。”安信証券這樣評價中國聯通的混改:通過引入具有協同效應和領先優勢的戰略投資者,大大增強了國有基礎電信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中國聯通透露,通過與新引入戰略投資者,其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家庭互聯網、數字內容、零售體系、支付金融等領域與合作伙伴開展深度戰略合作,推動重點業務和產業鏈融合發展,擴大在創新業務領域的中高端供給,培育壯大公司創新發展的新動能。

作為國企改革的另一推動力,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布局混改。

位於遼寧沈陽的北方重工,以前曾是新中國重型機械制造領域的驕傲,為新中國的重型工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然而,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復雜的國內外行業變化,這家企業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市場優勢,人才和技術大量流失。

2019年4月,在遼寧省委省政府和沈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在最后時刻完成對北方重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該企業的第一大股東,將其從懸崖邊緣拉了回來。

以改革為契機,北方重工開始全面實施信息化改革,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把信息技術與傳統裝備深度融合,助推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隨著企業經營情況持續好轉,員工收入水漲船高,截至今年6月,在崗員工月平均應發收入為7823元,比混改前的2018年月平均應發5137元增長52%。

在北方重工戰略發展部副部長張帆看來,經過短短兩年的蛻變,企業重新成為了那顆鑲嵌在東北大地上的璀璨之星。

“改”出來的市場化新動能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盤古智庫學術委員鄭志剛認為,堅持引入民資背景戰投的混改方向,目的是試圖解決國企面臨的核心問題。承擔經營風險的民資戰投,會從盈利目標出發,積極盤活國有資產,推動國企走向更大的舞台。

鄭志剛談到,作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混改不僅是我國確立以市場機制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制度條件下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的的重要手段,而且包容和接納民資、實現“競爭中性”的混改,有助於平抑普通公眾和國際社會對部分國資壟斷經營的關注。

“非競爭性領域的央企如何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是國企改革的一大課題。”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中國聯通混改落地具有示范意義,這說明非競爭性領域的央企混改也可以分類改革。

隨著改革的深入,鄭志剛期待:“通過混改,實現國企經理人的經營權與股東的所有權的有效分離,實現建立在經理人與股東之間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合作共贏,是新一輪國企混改的題中應有之義。”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總結,混合所有制企業以混促改,發揮非國有股東的積極作用,推動完善公司治理,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實施員工持股,健全中長期激勵機制等等,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經營機制的市場化。在近幾年的實踐中,混改在激發企業活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等方面的效果逐步顯現。

彭華崗透露,近年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圍和領域不斷擴大。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戶數佔比超過了70%,比2012年底提高近20個百分點。地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戶數佔比達到54%。電力、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各地方也正在穩步推進國企混改進程。自上海首先出台“國企國資改革二十條”綱領性文件后,多地隨后紛紛出台相關文件。截至目前,已有四川、黑龍江、天津、山東、江西、河南、北京、江蘇、廣東等20余個省市國資委出台地方國企改革相關文件。

“改”出來的共贏新局面

國企混改加速的同時,如何保護民間資本權益話題也受到各方關注。在2020年兩會上,全國工商聯提交的《關於進一步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的提案》指出,民營資本相對實力弱,股權佔比低,缺少話語權,小股東利益很難保障﹔如何保護民企產權、保障民企權益、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等是關鍵。

鄭志剛指出,在“聯通混改模式”中,來自民營企業的戰略投資者在聯通董事會席位實現了“超額委派”,給予民資更大的主導權,是聯通混改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混改向縱深推進過程中,國企應該給予民資‘可置信承諾’,讓民資相信權益能夠得到保障。”鄭志剛說。

為更大力度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各方正在政策層面加快行動。比如,福建提出選擇一批股權單一、經濟效益較好、有發展前景的國有企業,在公開市場征集民營資本及其他各類所有制資本等戰略投資者。推動國有控股上市企業加大資本運作力度,綜合利用定向增發、發行可轉債等多種方式引入民營資本。組織引導有實力的民營企業聯合設立產業發展基金,以基金投資方式,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

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實施混改,引入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2020年引入社會資本超過2000億元。地方國有企業混改引入社會資本超過7000億元。

今年1-4月,北京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7%,保持連續8個月環比正增長﹔貴州民間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28.6%,增速高於全省投資增速(24.1%)4.5個百分點,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江西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7.9%,佔全部投資的63.6%,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8.7%,拉動投資同比增長17.4個百分點……

李錦說:“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長表現較好。不僅同比實現了快速增長,而且增速稍快於總體投資增速水平。”鄭志剛指出:“不斷深化的國企改革拓寬了民間資本參與混改渠道,進而又助力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活力,實現合作共贏。”

(責編:趙超、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