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堅持與自信 看鏡頭下三位“寶藏青年”的勵志人生
東京奧運,楊倩用非同一般的冷靜擊中首金,而賽后生活碎片裡的她卻是另一個愛打扮、會賣萌的形象﹔全紅嬋決賽三跳滿分一舉奪冠,也因為“想去游樂園抓娃娃”的採訪回答透露出率真一面﹔王宗源在男雙3米板中與隊友上演“復制粘貼式跳水”奪金,私底下也是個有著迷人微笑的陽光男孩,喜歡擺弄不同的發型,笑稱自己“有點偶像包袱”。
賽場上的拼勁十足與賽場外的自然流露,共同構成了這屆奧運會的集體記憶。“不一樣”似乎成了這代青年“一樣”的特點,他們在自己的熱愛的領域裡專注並堅持,在生活中也依然自信並充滿熱情。
這樣的青年不在少數。在社交平台上,一組《青年力量自然而燃》照片廣為流傳,記錄了年輕消防員田正、“獨竹漂”傳承人楊柳、“舊物改造”創作者澤衫的成長故事。近日,記者電話採訪了三位主人公,發現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樣都充滿著熱愛、堅持與自信。
當得了消防衛士,也當得了段子手
消防員田正跟他的消防隊火出圈,是因為今年6月的一場直播。原本是要給民眾科普消防知識的直播,卻因為主講人顏值過高,硬是吸引了60多萬人觀看。
實際上,田正已經是一個有11年從業經歷,參加過無數次現場救援的資深消防員了。
兩個月前,田正剛剛被借調到支隊做宣傳工作,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中隊的指揮員。從小就在消防隊裡長大的他,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換上消防服出警的樣子,特別利落精神。那時候也不太懂爸爸要去做什麼,就覺得帥極了。爸爸穿消防服的形象直接勾起了他的英雄夢,高中一畢業,田正就入伍了。
但爸爸沒有告訴他的是,英雄可不是那麼好當的。
第一次出警,田正剛從軍校分配到家鄉烏魯木齊,一身理論的他頭一次面對真實火災。被濃煙填滿的家屬樓內,黑暗與摸不清的火情在前,雖然有全副救援裝備在身,他還是抵擋不住內心不斷襲來的恐懼感。但那種情況下也來不及考慮太多,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和兩名隊友沿著牆壁摸到窗戶,將窗戶破開排出濃煙,這才找到著火點把火扑滅。
在工作間歇息的田正。
在頻繁的出警中,田正慢慢克服了面對火災的恐懼。說到救人,消防隊周圍的很多獨居老人都特別依賴他們。一年冬天,一個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病的獨居老人出門的時忘了關爐灶,爐火不僅點著了自家房子,還連帶燒到了二樓。消防員趕到時,老人講不清來龍去脈,只是對周圍人接連不斷的說著“對不起”。田正不忍心,滅完火一邊安撫,一邊把消防服脫給老人穿,跟所有隊員一起,陪著老人直到家人回來。
除了應急救援,取鑰匙、解救司機、幫人取戒指這些日常救助,也是消防隊經常遇到的。有次出警就是去幫一位老人取鑰匙,消防員們按照慣例想要直接破拆掉門,但看到老人一直在猶豫,幾經詢問老人才說出實情,門被這樣拆掉,自己一個人住請不到師傅,換不了門。雖然比直接破門危險得多,田正還是選擇用梯子爬到高層,從側面打開窗戶再進去取鑰匙。
無論事情大小,田正覺得隻要能幫助到別人,自己都有一種成就感,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
這些大大小小的警情,消防隊一年要受理五六百次,幾乎每天都要出警。每次警鈴響起,無論消防員在吃飯、洗澡、睡覺還是訓練,都必須立刻停下手上的一切事情,立即著裝登車出動。
整個過程通常隻要45秒鐘,這就是消防員的速度。
也是那些日復一日的訓練,才讓這個時間一秒一秒的縮短,因為有時候那一秒鐘就是一個生命。田正在入隊時,每天都會訓練的一個項目叫做“原地著裝”,在不斷練習中用最短的時間穿好戰斗服。
那時候,他從30多秒練到了20秒以內完成。他說,很多老消防員10秒就可以穿戴整齊。
他提到的“老消防員”裡,就有他的隊長艾迪。他覺得艾迪像一個大哥,更像一個家人。因為肩負著這一家子人的責任,所以艾迪的心思比誰都細,想得比誰都多﹔平日聚在一起,就會叫上大家回顧每個滅火任務的安排是不是最合理。
隊長每次都告訴田正,人要帶得出去,也能帶得回來。
與消防出警一樣,如今身兼宣傳任務,拍短視頻也成了田正的日常。消防支隊推出的兩個系列“消防隊的歡樂時光”“一本正經的消防知識”裡,幾乎每集都少不了他。而每次看到短視頻裡這個專門負責裝傻搗亂、被隊長教訓的田正,你都很難把他跟那個在烈火面前毫不猶豫往裡沖的消防衛士聯系起來。
生活中陽光帥氣的田正。
竹上起舞,17年如一日
雲門囤水上天門的水深,足足有50米,但在獨竹上“漂”了17年的遵義獨竹漂非遺傳承人楊柳不僅能在水面的竹子上如履平地,還能昂首起舞,劃累的時候也喜歡躺在獨竹上。
她說,她喜歡這樣躺著感受周圍。而喜歡她演出的網友則願意稱她為“水上仙女”“武俠小說裡走出的輕功女俠”。
工作中的楊柳。
貴州森林資源豐富,木材產量眾多,但山路崎嶇,出產的木材難以運出。聰明的先民干脆把木頭下到水裡,腳踩在木頭上,用樹枝劃水,從水路用人力把木材一根根運出去。赤水產竹尤其多,“獨木漂”就在這裡演化成了“獨竹漂”。
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需要站在一根9米多長的粗竹子上,手裡拿著一根5米長的細竹子保持平衡。竹竿表面本來就很光滑,沾水更是容易轉動,站穩都很困難。尤其是冬天,河水冰冷刺骨,掉到水裡十分難受,還得自己游到岸邊重來。
可能摔了有幾百次,從在竹子上堅持1分鐘、10分鐘到30分鐘……她才逐漸掌握了在水裡站穩的技巧。
別的孩子都在美美的學跳舞,自己卻在不分春夏秋冬的練獨竹漂,楊柳心裡多少有點不情願,執意要去舞蹈學校試試,沒想到因為個子矮,並不被看好。
但奶奶很快想出了一個新招:“你從小練習獨竹漂,為什麼不嘗試把舞蹈跟獨竹漂結合一下呢,說不定別有一番花樣。”
對舞蹈心有不甘的楊柳,覺得或許真的可以聽奶奶的嘗試一下。但在竹子上跳舞,這顯然是一項從無到有的“新舞種”。
在獨竹上跳舞需要先在水面上架起一根竹竿,走上去后會有人將竹子推入水中。比起在水中漂流的狀態,靜止時的平衡更難把握,可舞蹈偏偏需要停止在水面上。想展現一段完整的舞蹈,首先要把舞蹈跳的滾瓜爛熟,然后在竹竿上把動作改的適合獨竹漂,再慢慢調整動作的美感:伸腿、前進、扭腰、一字馬等動作,每個動作都至少要練習300遍。
隨著技術精進,楊柳開始琢磨,還能有什麼形式能用在獨竹漂上。
給她靈感最多的,還是傳統文化。在她看來,《詩經》、漢服這些古風元素,自然的就能跟山水、竹林這些環境融合到一起,跳著跳著,她就會覺得那些古詩文裡寫的就是她自己。
楊柳很喜歡用自拍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
試過了國風,楊柳還一直想把芭蕾舞放到獨竹漂上,但隻用腳尖踩在竹子上可謂難上加難。有一次,她在練習水上芭蕾的時候,足尖磕在竹竿上了,小腿被刮掉了一大塊皮,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受傷永遠是成長的一部分。”她曾在微博上這樣寫道。日復一日的練習裡,她將舞蹈元素與獨竹漂結合的越來越完美,每次在水上的表演都能讓觀眾眼前一亮。
如今演出邀請越來越多,楊柳卻因為邀約太頻繁而有些不自在,因為只是演出總讓她覺得沒有靈感。她更想做的,還是在獨竹漂上嘗試更多的可能,也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些散落在民間的絕技。
這樣,或許就會有更多年輕人願意來接棒,不讓它失傳。
楊柳自己對獨竹漂的感情也在悄悄發生改變。7歲剛開始學獨竹漂的時候,她覺得獨竹只是個玩具,能堅持練下去還是因為懼怕奶奶太嚴厲﹔十幾歲開始,已經摸清了獨竹習性的她覺得獨竹成為了朋友,而舞蹈則是她們之間特別的溝通方式。
如今,她把獨竹漂當做“家人”看待,獨竹漂成就了她,帶她認識了以往所不熟知的傳統文化﹔她也成就了獨竹漂,讓這些老傳統重獲新生。
用舊物改造“魔法”照亮他人
普通話一直不太好的“舊物改造”創作者澤衫,最近剛剛憑借一個“蹩腳”的自我介紹視頻火上視頻網站熱門。
與視頻裡NG了無數次還依然生澀的狀態不同,在錄制舊物改造過程的時候,她會瞬間變成自信滿滿的“魔法師”,她身上因為愛好而從小培養起來的美術功底與創造力,每次都能讓暗淡廢舊的物品有了生機跟活力。
澤衫的工作室。
從小就喜歡畫畫的澤衫,因為家庭條件有限,一直被父母當做是在“不務正業”。與畫畫一樣,其它很多關於“美”的事情,她從小也都喜歡,但同樣不得不跟現實“作斗爭”。
“喜歡攝影,卻隻能找朋友借相機﹔考上了設計專業,父母卻隻給我一半學費。”
為了賺點學費堅持學畫,她從小就跑遍各種工廠,接點計件活兒干,做過羊毛衣工廠、塑料玩具廠、芭比娃娃廠等不少工廠的手工活。如今想來,這些都是快樂的財富。
這種“叛逆”也一直持續到了大學畢業,嘗試做了一段時間設計工作的澤衫覺得,公司環境裡,自己的方案總要被考慮有沒有市場價值,從想法到落地的時間也很長,於是她干脆辭掉工作,借錢開起了攝影工作室。
房子租完,沒有再多的錢給工作室裝修,預算有限的現實讓澤衫再次想起了大學時候就喜歡的“舊物改造”。
在各種工廠打工的經歷讓她變的心靈手巧,生鏽的鐵晾衣架,變成波西米亞風編織燈﹔舊得已經看不清人的鏡子,變成復古鮮艷的裝飾品。疫情期間,攝影工作室面臨經營困境,澤衫開始轉向在短視頻平台分享自己的舊物改造過程,也收獲了許多反饋:“你的色彩真的會讓心情明亮起來”“感覺你心裡裝了一個巨大的童話世界”。
澤衫還會和粉絲一起完成創作——他們經常會把心愛的家具給她改造,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店都交給她來裝修。
看著視頻下面的每一條留言,她覺得生活裡像突然照進了一束光——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澤衫覺得自己既幸運又滿足。
問題總是兩面,生活也總有陽光。雖然家裡以前很窮,需要到各種工廠去打工,但也正是這些五花八門的打工經歷,讓她變的心靈手巧,刷油漆、編毯子、做皮具,在改造舊物的過程中都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澤衫每天都與色彩為“伴”。
在澤衫的手中,那些作品的色彩總是像梵高的《向日葵》般熱烈,看起來特別治愈、舒服和解壓。她也相信,這些作品裡燦爛的顏色總有一種會閃光,讓看到視頻的人也能積極面對每一天。
賽場內外,台上台下,屬於年輕人的精彩從來都不止一面。這些精彩每天都在各個角落上演,比如田正、楊柳、澤衫……通過他們,更多的人見証到年輕人身上不一樣的魅力,也看到了他們背后熱愛、堅持與自信的故事。
現在,田正還在輾轉於消防員和做直播兩種身份之間,出警之余,還為在短視頻平台上“催更”的觀眾拍攝更多有趣的消防知識科普。楊柳繼續沿著各地景區考察,最近的願望是能親自打造一個水上實景演出,繼續推廣獨竹漂來影響更多年輕人。澤衫依然抱著原來成為一個藝術家的夢想,覺得能一直把畫畫當工作,這樣就夠了。
與此同時,還有成千上萬的新生力量正以自己選擇的方式,不設邊界、成就真實而最美的自我,做人群中自信和閃光的存在。他們也在各自專注的領域裡,接住時代的流量和大眾關注的目光,將自己的熱愛變成更大的社會能量。我們相信並期待著:熱愛、堅持和自信的力量,會繼續將他們身上的能量放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