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洛陽制造”加速邁向“智造”

本報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戚帥華
2021年08月21日08:09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洛陽制造”加速邁向“智造”

近段時間,“洛陽制造”再次建功“大國重器”,無論是“祝融號”火星車,還是世界首台超大斷面矩形硬岩頂管機“天妃一號”,都配備了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發的專用軸承。神舟飛天、蛟龍入海、高鐵飛馳……從高端裝備到精密儀器,從重大工程到基礎材料,在一件件重大成果中,“洛陽制造”屢屢亮相。

近年來,洛陽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壯大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台、優化創新生態、匯聚創新人才,以“新”促“轉”、以“新”提“質”、以“新”賦“能”。

如今,洛陽的“產業之樹”正開出更多“創新之花”。傳統產業向產業鏈高端邁進。中信重工依托工業互聯網平台,探索高端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雙高引領”﹔洛軸研發的盾構機軸承、高鐵軸承等高端產品,創造了多項“行業之最”……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愛森生物科技研發的新一代核酸提取儀,能夠高效快速完成病毒檢測﹔清洛基地孵化企業研發的超疏納米材料率先實現國內產業化生產……

高水平創新,離不開高層次創新主體、平台的賦能。近年,洛陽高位謀劃實施“雙倍增”行動,提出以創新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為主攻方向,實施創新主體倍增﹔以科技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研發平台等建設為主攻方向,實施創新平台倍增。洛陽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超700家,居河南省前列。

洛陽還著力打通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軍民企地對接轉化、市場化運作和人才成長“四個通道”,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四鏈融合”,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據悉,洛陽將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持續加力,著力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優化創新生態,壯大創新人才隊伍,以創新驅動贏得發展主動,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新動能。

(責編:羅知之、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