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組整合再下一城 專家:國有資本加快優化布局與結構調整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杜燕飛)繼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之后,央企重組整合再下一城。鞍鋼集團重組本鋼集團大會日前在遼寧省鞍山市召開,鞍鋼本鋼重組正式啟動。
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會上表示,此次重組是一項綜合性改革,推動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增資參與鞍鋼股權多元化改革,提升鞍鋼資本運營能力﹔遼寧省國資委將所持本鋼集團51%股權無償劃轉給鞍鋼集團,本鋼集團成為鞍鋼集團控股子公司﹔有序推進本鋼債務重組﹔引入優秀民營企業參與本鋼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推進鋼鐵板塊和鐵礦石板塊整合運作,打造鋼鐵產業全產業鏈,夯實鋼鐵行業安全基礎﹔同步建立市場化機制工作方案,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創造良好條件。
“鞍鋼重組本鋼,對於構建鋼鐵行業新格局、振興東北區域經濟、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提升國家戰略資源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執行會長何文波表示。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新創認為,鞍鋼重組本鋼,有利於保障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未來兩家企業在資源勘探、礦山建設等方面統一籌劃,將進一步提高鐵礦石產量和國內自給率。同時,鞍鋼、本鋼都是我國制造業用鋼的重要生產基地,重組后可與中國寶武形成“南北”兩個超大型鋼鐵央企,保障我國國防軍工、制造業用鋼的供應安全。
“鋼鐵行業在發達國家產業集中度都在60%以上。當前,國內鋼鐵產業集中度過低的現狀依然存在,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必然要走聯合重組的戰略路徑。”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目前,我國鋼鐵、建材、有色、煤炭、建筑、輕工等行業進入成熟期,通過兼並重組提升市場集中度,是產業發展的趨勢和規律。
作為深化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國資委一直在推動央企的重組整合。今年以來,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聯合重組成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中國星網集團組建成立,成為首家總部在雄安注冊的央企﹔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順利完成﹔國家管網集團接管北京管道公司和大連液化天然氣公司股權……
“推進央企的重組整合,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舉措,對於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在戰略性重組方面,國資委將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穩步推進鋼鐵、輸配電裝備制造等行業的央企重組整合,並在相關領域積極培育適時組建新的央企集團﹔在專業化重組方面,通過無償劃轉、有償收購、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大力推進專業化的整合,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切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日前召開的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再次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適時組建新的央企集團。
業內人士認為,國資委持續推進央企的重組整合,可以把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實現國有資本的結構調整,為央企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從企業自身層面出發,遵循市場化的原則,成熟一戶,推進一戶,不能強制性地實施“拉郎配式”的重組整合。
在李錦看來,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標,以優勢企業為主體的專業化整合是今后央企重組的重中之重。作為一種以專業業務為紐帶進行的企業重組方式,專業化重組是企業重組的一種特殊形式,近年來備受重視。專業化重組的結果和內容是業務的再組合和資源配置的再優化,它使生產力諸要素從原有企業中獲得釋放,通過再組合的手段實現資源的集中化和生產的規模化,將極大地提高業務的專業化程度和業務的規模。
“從央企現狀來看,在主業方面,總體上進步很大,但也存在著資源分散、主業不突出等弊端,還存在著在某個專業上同質化競爭、無序競爭等現象。”李錦表示,央企專業化重組整合的目的就是按照市場發展需求,按照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使得企業資源能夠通過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形成一種競爭優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