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隱私保護計算讓數據資產增值

李芃達
2021年09月07日08:31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隱私保護計算讓數據資產增值

  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基於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匿蹤查詢等技術,打造了隱私保護計算平台。(資料圖片)

  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和創新應用,各行各業積累的數據所蘊含的潛在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數據資產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之一。

  2020年4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同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生產要素並列,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作為釋放要素價值的關鍵環節,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流通計算成為重要趨勢。

  與此同時,數據安全正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最為迫切的基礎性問題。9月1日,《數據安全法》正式施行,連同已經實施的《網絡安全法》和即將在11月1日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共同構建起國內的數據監管法律體系。在數據價值和安全沖突日漸加劇的當下,如何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成為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在此背景下,隱私保護計算技術的興起,自然引發各方關注。

  安全是發展數字經濟基礎

  當前,圍繞數據採集、流通和價值變現的數據要素市場,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大數據研究室主任楊玫介紹,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545億元,“十三五”期間數據要素市場復合增速超過30%,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將會達到1749億元。

  數據流通起來才能發揮價值,但數據權屬不明確、數據交易機制不完善、數據安全難保障等問題制約其流通發展。在《數據安全法》施行后,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全面進入“依法治理、有序發展”新階段,但在數據合規的強監管下,如果數據擁有方“不敢共享、不願共享、不能共享”,數據孤島現狀將加劇,難以將數據要素價值發揮出來。

  如何有效平衡數據安全與數據流通?楊玫提出了兩項舉措:一是從全流程角度建設數據安全的管理體系和能力體系,包括數據安全定義、數據安全能力體系建設、數據安全風險識別、策略制定以及數據安全事件監測預警、后期應急響應機制﹔二是加強數據安全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比如作為能夠兼顧數據應用與安全保護的關鍵技術,隱私保護計算將為數據的互聯互通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紀委書記王曉麗近日表示,快速發展的隱私保護計算等數據流通新技術,為產業破局提供了關鍵思路,正成為建設和完善數據要素市場的重要抓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解決數據權屬界定、數據安全風險等問題,為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供了新模式。

  保証數據安全流通

  什麼是隱私保護計算?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大數據部副主任閆樹解釋稱,隱私保護計算是指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分析計算的技術集合。從技術機制來看,隱私保護計算涉及三大技術體系的聯合創新:一是人工智能算法,二是分布式系統和底層硬件,三是密碼學協議設計。

  隱私保護計算本質是以計算為目的的隱私協議設計,簡而言之,就是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田天介紹,隱私保護計算有兩層含義:數據的可用性與數據的不可見性。前者為實現計算邏輯的同時完成更復雜的互聯計算,實現數據價值的轉化和提煉﹔后者數據的流通和計算都基於密文數據而不是明文數據,很好地保証了數據的隱私安全性。

  閆樹認為,與傳統數據使用方式相比,隱私保護計算的加密機制能夠增強對於數據的保護、降低數據泄露風險。因此,包括歐盟在內的部分國家和地區將其視為“數據最小化”的一種實現方式。同時,傳統數據安全手段,比如數據脫敏或匿名化處理,都要以犧牲部分數據維度為代價,導致數據信息無法有效被利用,而隱私保護計算則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思路,保証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使數據價值最大化。

  目前,隱私保護計算已經開始在不同行業進行初步應用,其中金融和醫療領域的應用場景相對成熟。楊玫介紹,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的首批試點城市廈門,基於隱私保護計算建立了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開放平台﹔在金融領域,依托隱私保護計算技術構建的風險控制模型,實現了跨行業數據鏈接,提升反欺詐能力,目前在互聯網金融和消費金融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在政務方面,隱私保護計算技術為政務數據的開放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目前,多地將隱私保護計算納入數字化發展規劃,將其作為促進數據經濟的突破口,比如應用在數據流通和共享的交易所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等。廣東省今年7月發布的《廣東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中,就提出了構建包含隱私保護計算在內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成都也將在全國率先建設基於超算中心的隱私保護計算平台。

  規模化應用需平衡安全與性能

  隨著與數據相關的法規不斷完善,各行業對合規數據流通的需求日益強烈,隱私保護計算市場迎來新機遇,但總體來看目前仍處於商業應用的初期階段。閆樹說,隱私保護計算在安全、性能和數據的互聯互通等方面仍存挑戰,這些難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隱私保護計算的推廣應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7月發布的《隱私保護計算白皮書(2021)》中提到,隱私保護計算肩負著保護隱私數據安全的重要功能,而算法協議安全、開發應用安全和安全共識正成為當前隱私保護計算推廣應用亟需面臨的挑戰。田天認為,發展瓶頸一方面在於隱私保護計算技術本身的安全不可論証,導致實際場景下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加密狀態下的數據可能導致系統出錯。

  如何驗証隱私保護計算產品的安全性,目前尚缺乏規范標准和檢驗方法。閆樹透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積極探索建立涵蓋主流隱私保護計算技術產品的系統性安全分級標准的可行性,推動形成行業信任共識,圍繞算法安全、密碼安全、通信安全、授權認証等關鍵要素,實現對隱私保護計算產品安全性的度量。

  在安全的基礎上,性能是衡量產品價值的關鍵。目前,國內隱私保護計算產品在特定場景下已基本具備可用性,未來面臨更多數據方、更大數據量、更復雜場景時,性能等指標仍需進一步優化加強。

  雖然隱私保護計算有望成為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關鍵基礎設施,但若要真正成為核心底座,仍然任重道遠。在閆樹看來,隱私保護計算未來發展需對內實現互聯互通,實現不同平台間的互認互用,破除平台壁壘,同時對外需加強隱私保護計算與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的交叉融合,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總體的價值釋放。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