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濃墨重彩繪就美景 秋收唱響大地贊歌

人民網記者 李棟 李彤
2021年09月23日11:3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田間種植水稻的村民。受訪者供圖

秋季的清晨,在淄博市高青縣包福李村,空氣中飄著稻香,千余畝的翠綠水稻,與遠處飛起的鷺鳥構成了一幅鄉村富美的生態畫卷。農民老趙一大早就在田間查看庄稼長勢,他告訴記者:“現在這上千畝稻田,七八個人就能照顧過來,通過機械化耕作大伙都掙到錢嘍。”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美景似畫。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像老趙一樣的億萬農民,正沉浸在勞動致富的豐收喜悅中。“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只是一個節日,更是國家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的生動體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及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政策,讓廣大農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延長生產鏈條 蹚出發展新路

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山東省高青縣包福李村黨支部書記李勇強說:“前些年,高青大米缺乏品牌支撐,沒有充分利用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識商標。如今,通過注冊品牌,加大規模化管理、標准化運營,高青大米的品牌打響了,實現了產業發展、農民致富。”

延長產業鏈條的,還有淄博市的蘑菇種植產業。當地七河生物公司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集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出口、推廣為一體,通過深耕“國內工廠化制菌棒,國外設施化出菇,鮮菇就地上市銷售”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產品已出口40多個國家,其中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為60%以上。蘑菇產業發展的順風車,讓農作物豐產,讓當地農戶豐收。

沉甸甸的果實裡,有艱辛,更有信心。“現在我家每年能有10多萬元的收入,最近新買了一輛越野車。”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的農牧民許濤聊起生活的變化咧嘴笑說,近十幾年來,這片沙漠裡不僅有了綠色,還能夠種植喂養奶牛的飼料了。

許濤查看燕麥長勢。受訪者供圖

許濤告訴記者,2016年當地農牧民開始為乳企種植燕麥、玉米等飼料作物,直接銷售給當地乳企,收入有保障,還省時省力。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在烏蘭布和沙漠種植了22萬畝有機草場,建成23座通過歐盟認証的有機牧場。”聖牧草業相關負責人楊瑞光表示。截至目前,有效帶動了農牧民就業2000多人,農牧民累計增收5300萬元,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5萬元。

磴口縣畜牧工作站站長郭福鎖表示,農牧民的致富積極性更高了,種的草和玉米再也不愁銷路了,大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著希望。

在近期舉辦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今年上半年鄉村產業穩步發展,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延伸了產業鏈條,拓展了農業多種功能,持續推進了鄉村產業的發展。

豐富供銷鏈條 滿足城市消費新需求

豐收節,是消費者的節日。原本物流半徑不足500公裡的甘肅民勤沙蔥遠涉廣深,“出水一天就爛”的湖北藕帶賣到了京滬,皮薄肉嫩的小櫻桃“走”出蜀道……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連接著千家萬戶,關系著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消費者對甘肅民勤沙蔥,這一西北小菜表現出了消費熱情,通過盒馬等生鮮平台走向全國,沙蔥的收購價翻了一番,讓當地農戶腰包漸鼓。由於銷售量增加,物流運輸成本攤薄,如今超市售價進一步下降,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

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裡,市民張女士剛剛採購完鮑魚等海鮮產品,“個個鮮活,價格便宜。”她說,在前些年,這類海鮮產品屬於高端消費品,現如今已成為普通食材走入了百姓家。

張女士所說的海鮮產品,有一部分就產自福建省連江縣同心村。正值收獲旺季,同心村養殖戶黃安登的手機訂貨電話響個不停。黃安登從事鮑魚養殖15年,目前養殖鮑魚12000籠,預計今年可產出鮑魚50噸,產值可達到近400萬元。

“早些年,都是商販來海邊收貨,價格壓得也低。現在通過合作社、龍頭企業、物流渠道的建設和運營,我們賣的不再是零散的鮮貨了,而是標准化的海鮮產品。”黃安登說,通過對不同地域及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分析,進行深度加工提升了產品的經濟附加值。

養殖戶黃安登在收獲自家的鮑魚。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8402億元,同比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4.3%﹔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84098億元,同比增長23.3%,兩年平均增長4.4%。城鎮的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有效匹配社會資源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豐收節,更是講述鄉村振興故事的舞台,鄉村振興離不開社會資源的有效匹配。

在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林海家庭農場,何凡和妻子共同經營著655畝的蝦稻養殖,面對近年疫情和水災的影響,他們通過“新農信貸直通車”申請了45萬元貸款,湖北省農擔公司優先受理該筆業務,從提交項目到審批隻用了1個工作日,降低了農戶的資金和時間成本。現在,他的家庭農場小龍蝦已逐步出塘,產量增加了,賣得也好。

國家農擔聯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洪武說:“助力鄉村振興,需要現代金融的有力支撐。通過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制度體系框架,在實踐中也逐步培養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擔隊伍,有效提升了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的能力。”

在頂層設計上,鄉村振興被放在了治國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鄉村社會生產力,激發農村發展活力。鄉村振興戰略邁入有法可依、依法實施的新階段。

猗猗嘉禾,今盈我倉﹔糧豐農穩,盛世安康。當前,農業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正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正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三農”發展的華彩樂章正在奏響。

(責編:申佳平、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