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多國醫生科學家合作 探索股骨頭壞死新療法獲進展

2021年10月09日08:05 | 來源:光明網
小字號
原標題:多國醫生科學家合作 探索股骨頭壞死新療法獲進展

一項由包括中國、美國和德國多學科醫生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完成的“超聲引導三氧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療效和機制”,近日被美國介入疼痛醫師協會官方雜志《疼痛醫生》接收,這項研究改變了股骨頭壞死隻能用人工關節置換的傳統觀念,為股骨頭壞死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該項研究由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股骨頭壞死研究室主任、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麻醉、疼痛與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安建雄教授主導,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關節與創傷骨科主任吳國平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存濟醫學院博士研究生鈕昆分別為第一和通訊作者,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影像中心副主任魏友平博士、美國匹茲堡大學麻醉學系前任系主任JohnWilliams教授和德國臨床免疫學會會長Harald Renz教授等參與研究。

股骨頭壞死(Osteonecrosisof the femoral head, ONFH),又稱為缺血性股骨頭壞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femoral head,ANFH),指由於各種原因破壞了股骨頭的血供,導致骨髓成分及骨細胞死亡和修復,接連引起股骨頭結構改變,甚至塌陷的系列病理改變。臨床症狀包括一側或雙側髖部、臀部、腹股溝區或膝關節疼痛伴關節活動受限,呈漸進性發展,如不及時干預致殘率極高,嚴重影響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有報告顯示,我國股骨頭壞死患者達1000萬,發病率位居全球第一,並以每年15至20萬例的速度增加,美國年均發病也達2至3萬人。

引起股骨頭壞死最主要的三大原因分別為使用糖皮質激素、酗酒和外傷。國際骨循環學會(ARCO)根據壞死的程度將股骨頭壞死分為四期。傳統觀點認為1-3期股骨頭壞死可通過減輕負重、口服止痛藥物或髓芯減壓術治療,四期患者隻能行髖關節置換術,換言之,人工關節置換是幾乎是所有股骨頭壞死無法避免的結局,而所謂保守療法均不被主流醫學認可。

該研究率先採用影像引導下將三氧精確注射到股骨頭壞死病變部位,輔以三氧全身免疫調節進行治療。通過對病人疼痛評分、髖關節功能和生活質量,以及股骨頭壞死診斷金標准磁共振等手段進行長期隨訪,發現三氧治療可以改善90%骨頭壞死患者症狀,優良率也超過60%,部分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核磁檢查証實解剖痊愈。

研究團隊還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徐濤院士研究組合作,用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等手段對三氧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機制進行了初步探索,發現療效與紅細胞分化與免疫調節相關。股骨頭壞死的關鍵病因是缺血缺氧,三氧有穩定的抗炎和組織修復作用,治療初期可以通過減輕炎症滲出改善水腫,減輕疼痛,改善功能﹔進而修復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改善內皮細胞功能,持久釋放血管擴張因子氧化亞氮可以修復血管損傷,促進新毛細血管形成,改善血供,從而終止新的骨壞死發生,促進新骨生長。安建雄還提醒患者,成人骨骼新陳代謝緩慢,通常需要十年才更新一次,因此對於晚期骨壞死病人而言,接受三氧治療需要有耐心,晚期骨壞死是否可以解剖痊愈還需要長時間觀察。

安建雄介紹,三氧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探索也僅僅經歷了不到九年的時間,其機制、更遠期療效和適應症都需要深入研究,雖然有簡便易行安全等優點,但治療時間跨度較長,而傳統的人工關節置換已經相當成熟,在很長的時間內,仍將是主流治療方法。作為一種替代療法,三氧介入治療僅適用部分不願意或者恐懼手術的患者。安建雄還特別強調,除外傷引起的股骨頭壞死,接受三氧治療后即使骨壞死痊愈了也不能飲酒,飲酒必然導致復發。而那些因紅斑狼瘡等免疫疾病需要長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如果不願意接受關節置換術,不僅需要三氧局部介入治療,也需要配合長期直腸三氧等全身免疫調節措施,最大可能減少激素的使用。

(責編:趙竹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