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機遇與挑戰並存 高性能膜材料產業提速數字化轉型
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膜材料產業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技術創新作為發展動力?如何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現代化水平?
日前,業內外人士就此展開研討,為高性能膜材料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思路。
產業發展機遇與技術挑戰並存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膜材料產業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發展,2020年膜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膜材料技術也不斷創新發展。但膜材料產業的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與配套企業,仍需圍繞一些專用生產裝備、高精密零配件,加快突破瓶頸制約,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工信部原材料司二級巡視員張文明認為,我國雖是膜生產和應用大國,但並不是膜技術的強國。目前,我國大多數膜技術和產品屬於中低端,膜技術發展仍需提質增效。
張文明表示,工信部將通過規劃、政策、標准等一系列政策,積極引導膜行業發展: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提高對國民經濟的保障能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二是堅持系統觀念,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開展安全評估,提高應急保供能力。三是堅持底線思維,切實提高行業安全水平,堅決淘汰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的技術裝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表示,中國膜產業發展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一是我國對資保護高度重視,尤其是海水淡化、市政污水再生回用、飲用水安全,工業廢水近零排放等,給膜產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二是產業轉型升級、環境產業改造,給膜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三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給膜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例如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包括新能源汽車等﹔四是國際市場的巨大需求,給中國膜產業帶來機遇。
高從堦認為,我國膜產業面臨著挑戰,創新能力較弱,品種種類偏少,應用偏下,結構矛盾突出,發展競爭激烈,終端市場受宏觀經濟的波動影響較大,仍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加速數字化轉型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良好的生態是膜材料產業發展的沃土。如何發展產業鏈上下游項目,破障礙、去煩苛、筑坦途,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積極推動膜基礎材料、膜裝備、膜工藝、膜應用全產業鏈式集群式發展,也是業內外人士普遍關心的話題。
張文明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入融合,為膜材料等石化化工行業轉型升級打造新優勢,提供了動力源泉,應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入對改善傳統行業管理,提高行業安全、環境友好水平,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
張文明建議,要繼續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結合生產工藝條件,加快智能傳感器、儀器儀表等數字化工具和設備部署,提升生產現場的生產和數據採集能力,建立面向反應過程、質量控制、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重點產品的監控、預警、全流程動態調度、智能處置等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表示,膜產業是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加強戰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也要充分認識到我國膜及其他新材料產業在創新、產業鏈、產業創新體系構建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大力推動產業自主化、高端化、集聚化發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路耀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業界:機遇與挑戰並存 高性能膜材料產業提速數字化轉型
- 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膜材料產業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技術創新作為發展動力?如何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現代化水平? 日前,業內外人士就此展開研討,為高性能膜材料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思路。 產業發展機遇與技術挑戰並存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膜材料產業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發展,2020年膜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膜材料技術也不斷創新發展。…
- 業界: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 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
- 市場主體如何發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類市場主體如何發展非化石能源,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 在日前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力”)聯合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共同主辦的“建設世界一流低碳企業”發展論壇暨中國電力新戰略發布會上,與會嘉賓表示,實現“雙碳”目標中,能源類企業應加速構建低碳零碳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立足新理念發展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把握好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步伐和節奏。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表示,在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的同時,要持續加大支持力度,推動電力綠色低碳轉型﹔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確保雙碳目標如期實現﹔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靈活調節電源規劃建設,推動“源網荷儲”互動融合,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