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本報記者  李  貞
2021年11月09日08: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10月21日,觀眾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展出的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列車。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10月22日,觀眾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用手機拍攝艙內航天服。
  陳曉根攝(人民視覺)

  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展出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陳曉根攝(人民視覺)

  10月21日,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工作人員介紹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

  “‘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民生科技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強調。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展覽重點展示“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研究、“天機”類腦芯片等基礎前沿重大突破以及散裂中子源、“慧眼”衛星等科學裝置﹔面向經濟主戰場,重點展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京華號”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重點展示中國空間站模型、火星車、“嫦娥五號”、“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集成電路裝備、全球首個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示范堆、“國和一號”核電機組等國之重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點展示一體化全身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裝備、無人植物工廠水稻育種加速器以及“科技抗疫”“科技冬奧”的最新成果……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模型,生動詮釋著“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創新取得的重大進展和突出成就。

  回望“十三五”,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涌現,如星辰閃耀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征途上。當前,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

  “十三五”時期,中國有許多科技創新成就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近日登上網絡熱搜的一個特殊計數單位“億億億倍”,來自中國最新研制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二號”,指它求解高斯玻色取樣數學問題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10的24次方倍(億億億倍)。而“九章二號”的前身正是在“十三五”時期誕生的量子計算機“九章”。

  量子計算被認為可能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關鍵技術。它可以通過特定算法獲得比傳統計算機更強的算力,解決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研制量子計算機被看作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挑戰之一。

  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取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隻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一成果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高品質光子源、高精度鎖相、規模化干涉……一項項創新與突破,讓“九章”后來居上,在量子計算第一階段樹起一座裡程碑。而今,“九章二號”再次佔據行業領先地位。未來,中國將繼續在量子計算領域不斷求索。

  中國的前沿科技還瞄准太空,探索浩瀚宇宙。

  2017年6月,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觀測衛星“慧眼”順利發射升空。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介紹,宇宙中很多極端天體物理過程都會產生並發射強烈X射線,探測宇宙中的X射線對探索宇宙奧秘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慧眼”衛星與國外同類衛星相比,具有覆蓋能段寬、在高能X射線能段的有效面積大、時間分辨率高、有效工作時間佔比高等優點。“‘慧眼’是世界上探測能區覆蓋范圍最廣的天文望遠鏡之一,可以進行很寬譜段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觀測。”張雙南說。

  在4年運行時間裡,“慧眼”衛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比如成功監測引力波源所在天區,直接測量到宇宙最強磁場,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相對論噴流,觀測到黑洞雙星爆發過程全景……截至今年8月,利用“慧眼”衛星的觀測,科研人員已投稿和發表了超過80篇學術論文。目前,這顆“宇宙星探”雖已超過了其設計壽命,但運行狀態仍然良好,各項指標正常,科學家們還在期待接下來它能有更多新發現。

  面向經濟主戰場,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

  “十三五”時期,一些科技創新成果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2017年底,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名單公布,標志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兩年后,這一名單中成員數量增至15家,覆蓋了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能語音、智能視覺、基礎軟硬件、智能供應鏈、圖像感知、視覺計算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

  以人工智能重大需求為牽引,促進行業開放共享,助力中小微企業成長,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發展的引領力量,是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的重要使命。如今,各個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相繼交出成績單。

  超大曲面屏、智能控制台、零重力座椅等智能化裝置,沒有了傳統汽車的方向盤、剎車踏板,車外全玻璃車頂與外部傳感器融為一體……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由百度公司自主研發的具備L5級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機器人令人眼前一亮。據了解,目前,百度的Apollo自動駕駛技術已獲得411張國內測試牌照,累計測試裡程達1800萬公裡,在零售、載人、清掃、巡檢、礦山挖掘等應用場景都有落地。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雲鵬認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場景幾乎涵蓋國計民生各領域。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打通從科研模型到應用的高速通道,對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汽車產業變革機遇意義重大。”

  科大訊飛在全國建立了15個產業加速中心,將人工智能技術免費提供給創業者和中小企業,促進了各地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的規劃、建設和運營,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目前,已落地孵化培育開發者團隊和公司600余家,帶動就業3萬人,實現人工智能科技產業規模約800億元。“有了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技術,再結合自己的情況,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就可以自主研發自己的產品。”科大訊飛副總裁、產業加速中心總經理方明說,除了提供技術,科大訊飛還把供應鏈開放給認証過的初創企業,把大企業的訂單拆解后,分給不同的小微企業。“這相當於科大訊飛‘彎下腰’,讓創業者和中小企業站在科大訊飛的肩膀上起飛。”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

  “十三五”時期,不少“國之重器”震撼亮相。

  仰望九霄,中國人在太空“筑巢”的夢想化為現實。今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從發射載人飛船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艙、發射空間實驗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先后用6艘載人飛船、5艘無人飛船、一艘貨運飛船、一個目標飛行器和一個空間實驗室,支持11名中國航天員、14人次完成多趟太空之旅。通過歷次“神舟”和“天宮”飛行任務,中國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成就了中國空間站的誕生。現在,我們已經走到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中國探月工程成果愈加豐碩。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的新篇章。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經歷23天的太空之旅,懷揣取自月球的土壤,穩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域。這是人類時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壯舉,創造了5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實施,標志著中國具備了地月往返能力,並且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的完美收官,為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火星探測大步前進,開啟星際新征程。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啟航。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浩渺無垠的深空中,超1億公裡測控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讓天問一號的每一個動作都完美利落。今年5月,天問一號探測器及其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登火”成功。截至今年8月,“祝融號”火星車所有科學載荷開機探測共獲取約10GB原始數據,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

  潛入深海,中國的“奮斗者”號全力探秘。2020年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標志著中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據“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介紹,2016年,他們接下向萬米深淵發起挑戰的任務,近5年來,從設計到建造、調試,他和同事面對萬米極端環境,幾乎把工業能力用到極限,保証了項目高質量按期完成。今年10月8日,“奮斗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完成首次常規科考應用。“深海科研工作者已觸碰到世界海洋最深處,但是對海洋的探索永不會停步。”葉聰表示,“研制‘奮斗者’號,就是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深海研究提供高技術裝備。未來,我們會拓展更多應用場景,提升綜合性能,滿足更復雜的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創造高品質生活

  “十三五”時期,科技還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新可能。

  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的農業農村展區,參觀者能看到一個透明玻璃房裡開著不同顏色的燈管,照射著當中種植的一株株水稻。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帶來的參展項目“無人植物工廠水稻育種加速器”。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研究員楊其長介紹,這項技術旨在用工業化的方式解決育種難題。無人植物工廠裡生長的水稻比普通種植方式縮短了一半生長周期。這就減少了種植對土地面積的依賴,也能使畝產產量大幅提升。“這項技術不僅為育種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重要手段,也為未來的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儲備。”楊其長說。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也都離不開強大的科技支撐。國藥集團在核酸檢測、疫苗研發、藥物器械研制生產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短時間內取得多項突破,研發出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中國移動開發出5G醫護助理機器人,可代替醫護人員完成遠程看護、測量體溫、消毒、送藥等工作,減輕醫護人員工作壓力。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搭建的“一網暢行”大數據平台,能實時監控全國疫情情況並預測分析,平均預測誤差不到1%。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開發多套大數據算法模型,發布“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產品,客觀反映復工復產情況,形成區域監測分析報告約400份。中國石化依托生產管控仿真平台,為勘探、煉化、運輸等生產作業現場提供遠程專家支持、在線管控和動態監測,保障正常生產運營。

  “十三五”期間,中國系統加強了醫療器械領域的科技布局,研發出一批高端醫療器械,基本補齊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短板,部分產品邁入全球競爭行列。比如中國自主研發的、醫學影像設備領域最尖端的技術代表“一體化全身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裝備”。據介紹,該設備首次實現正電子與核磁兩種模態數據實時同步採集,最快10分鐘完成全身掃描,在腫瘤、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等全身復雜疾病的早期精准診斷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近年來,中國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不一而足。科技部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中國科技創新主要指標穩步提高,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21年第12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2015年1.42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2.44萬億元,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由9836億元增至2.8萬億元,中國科技實力躍上新台階。今天,中國已經步入科技創新的快速軌道,一些科技前沿領域進入並跑、領跑階段,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大國和全球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

(責編:羅知之、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