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21中國品牌論壇·企業家發言摘登

江敦濤: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 點燃鄉村振興“數字引擎”

2021年12月01日11:2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山東省淄博市委書記 江敦濤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人民日報社舉辦“鄉村振興 美好中國”主題論壇,彰顯了推動“國之大者”落地生根的政治擔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經驗、啟迪智慧的寶貴學習機會。在此,我代表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向人民日報社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心支持淄博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大政治任務。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深度發展、加速演進,數字化浪潮奔騰向前、動能澎湃,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淄博地處魯中,是全國聞名的工業城市,也是齊文化的發祥地,具有“變革、創新、開放、務實、包容”的基因特質。近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搶抓新風口、植入新變量,堅持數字賦能、換道超車,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出台《關於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的行動方案》,聚力建設智慧共享“雲大腦”、高效優質“雲產業”、區域中心“雲市場”、便捷普惠“雲金融”、新型服務“雲鄉村”,被農業農村部批准為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積極為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淄博智慧、探索淄博方案。

—— 以數字賦能農業產業全鏈條,開辟農業高質高效的新通道。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我們深入實施數字農業農村“十大工程”,以場景拉動業態創新,以平台再造組織方式,以數據鏈接市場孤島,以生態激發市場活力,在生產加工環節打造數字大田、數字牧場、數字果園、數字加工車間,推動農產品優質優產﹔在倉儲物流環節打造京津冀和長三角之間的綠色智慧冷鏈物流基地,推動農產品高質快速通達﹔在市場營銷環節打造“線上+線下”雙節點城市,實現農產品優品優價,打通“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完整鏈路,蹚出了一條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換道超車的新路子。目前,我市已與中國農科院、浙江大學、中國農大等18家高校院所,阿裡、中建材、中化集團、京東等23家頭部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阿裡數字農業產業中心(山東倉)、京東綠色智慧冷鏈物流產業園等總投資333.6億元的40個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全國首個“盒馬市”落戶淄博。

—— 以數字賦能農村治理全領域,打造鄉村宜業宜居的新范式。打造宜業宜居的美麗鄉村,是農村群眾的強烈期盼。我們大力推行“黨建引領、一網三聯、全員共治”鄉村治理新模式,分級推進智慧城市、智慧小鎮、智慧村居建設,推動村級黨組織體系與網格化治理體系、數字化治理手段充分融合,聚焦農村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主題,啟動建設“齊農雲”數字大腦,並與93個省級以上業務系統實現功能對接,開展“塊數據+網格化+部門應用”試點,推廣“你釘我辦”“雲公章”“鄰裡圈”等新應用,把人、事、地、物、組織等要素納入管控“一張網”,構建形成了黨建引領、資源共享、智慧高效的鄉村善治新格局。目前,全市益農信息社達到3054家,1100個村居實現5G覆蓋,“黨建引領、一網三聯、全員共治”鄉村治理新模式覆蓋率超過90%。

—— 以數字賦能農民生活全方位,繪就農民富裕富足的新畫卷。汔可小康盼大同。我們加快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質公共服務供給體系,讓廣大農村群眾的生活品質加快實現從“將就”到“講究”的轉變。聚焦“農民富”,一體推進農村土地制度、農村產權抵押擔保融資、“三變五合”等改革,積極推廣“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數字化”模式,建立利益深度捆綁機制,讓農民群眾的社會角色身份逐步轉變成農業產業從業者和農業產業合作組織成員,更好地帶動集體經濟增收和群眾致富,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6%﹔聚焦“生活優”,大力推行“互聯網+服務”,提供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等服務,以服務供給優化滿足群眾需求升級﹔聚焦“內在美”,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等六大工程,創新推行鄉村美學教育和“美家超市”積分制管理,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匯聚起了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鄉村振興蘊含無限希望,數字賦能演繹無限精彩。當前,淄博正在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康庄大道上闊步前行,我們已經探索積累了初步的經驗,但還需深耕細作、完善提升。懇請人民日報社發揮黨媒平台優勢,幫助淄博鏈接集聚更多優質資源要素,為我們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賦能加力。同時,也誠邀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到淄博調研指導、布局興業,共同答好鄉村振興時代答卷,合力譜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最后,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山東省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在2021中國品牌論壇上的發言)

(責編:孫紅麗、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