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全面通水七周年 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
◎本報記者 付麗麗
“古有運河糧道,今有南水北調”,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數據顯示,7年來,工程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1.4億人的生活得到改變、40多座大中城市的經濟發展格局得到優化,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沿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徹底緩解
中國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之一。若以人均水資源量計算,我國最為“干渴”的地區並非沙漠廣布的西北,而是華北地區。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未建成通水之前,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462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而北京、天津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更是少得可憐,其中北京為全世界大城市中第一缺水城市,僅為97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准”,僅為中東沙漠國家以色列人均水資源量285立方米的1/3。由於過度使用地表水、大量超採地下水,華北地區一度出現“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嚴重的水生態環境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昌明介紹,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很低,隻有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特別是時空分布不均勻,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除此之外,水資源的時間分配又集中在夏季,南水北調的必要性就在於平衡這種不均勻性。
“通水7年來,南水已經由原來的補充水源躍升為許多大中型城市的主要水源。”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蔣旭光說,如今,北京城區7成以上供水為南水北調水,自來水硬度由過去的380毫克/升降低至120毫克/升﹔天津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此外,河南十余個省轄市用上南水,其中鄭州中心城區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為南水北調水。
據統計,全面通水7年來,近500億立方米的優質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北方千家萬戶。截至2021年12月12日,東、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其中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441億立方米,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入山東52.88億立方米。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局面從根本上得到緩解。
河暢 水清 助力河湖生態環境復蘇
初冬的白洋澱,蘆葦片片金黃,蘆花隨風搖曳,有“華北之腎”美譽的白洋澱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
資料顯示,白洋澱由大大小小共計143個澱泊組成,上世紀50年代的白洋澱面積有561平方公裡﹔隨著華北缺水問題不斷嚴重,白洋澱干澱現象越來越頻繁,從1984年開始連續5年出現了干澱現象,生態狀況不容樂觀。自2018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持續向白洋澱進行生態補水,加上其他補水措施,累計入澱水量達24.5億立方米,白洋澱水位穩定保持在7米左右,澱區面積由171平方公裡恢復至275平方公裡左右,“華北明珠”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這僅僅是一個縮影。全面通水7年來,工程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線河湖生態安全。東線沿線受水區各湖泊,利用抽江水及時補充蒸發滲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穩定,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濟南“泉城”再現四季泉水噴涌景象﹔中線已累計向北方50余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70多億立方米,推動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洋澱等一大批河湖重現生機,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綠色始終是南水北調工程的底色。”蔣旭光表示,《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提出,南水北調的根本目標是改善和修復黃淮海平原和膠東地區的生態環境。
有例為証,2020年華北地區淺層地下水水位較上年總體回升0.23米,持續多年下降后首次實現止跌回升﹔2021年8至9月,首次通過北京段大寧調壓池退水閘向永定河生態補水,助力永定河實現了1996年以來865公裡河道首次全線通水。工程沿線曾經干涸的窪、澱、河、渠、濕地重現生機,初步形成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靚麗風景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