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已檢查發現涉企違規收費125.2億元 督促主動退還54.46億元

2021年12月22日09:0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孫博洋)2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治理涉企收費 減輕企業負擔”專題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就治理涉企收費專項行動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局長袁喜祿介紹治理涉企收費專項行動相關情況。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局長袁喜祿表示,一年來,全國價監競爭條線的監管執法隊伍,勇於擔當、積極作為,認真負責、辛勤工作,涉企收費專項行動取得突出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宏觀效應上,有利於推動惠企政策紅利的落實。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各種風險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減費降負政策,著力降低企業成本,保企業、保就業、保民生,穩住經濟基本盤。更好地落實這些政策措施,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裡,涉企收費專項檢查成為重要的助推器、推動力。監管執法的過程,就是政策宣傳普及的過程,就是推動政策貫徹實施的過程。

二是中觀效應上,有利於推動涉企收費領域的規范發展。通過專項檢查,不僅要查處違規違法行為,還要規范促進這些行業和領域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市場主體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比如,上海市場監管局創新開展港口堆場收費規范,浙江市場監管局堅決整治機場亂收費。廣西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引導欽州港口中介服務企業降費,1至11月份,欽州港收費優惠讓利約1.05億元,綜合物流成本同比降低20%左右,貨物進出口中介服務收費下降30%以上,對暢通經濟循環發揮重要促進作用。山西市場監管局查處各市公積金中心違規收取階段性保証金30多億元,會同有關部門明確今后不再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取,從源頭上進行規范。雲南市場監管局開展涉企保証金專項治理,對全省各級行政機關及下屬事業單位收取保証金進行檢查,清退違規資金7.9億元。

三是微觀效應上,有利於推動市場主體有更多的獲得感。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支持,堅定戰勝困難挑戰的信心,堅定長期繁榮發展的信心,這是開展專項檢查的重要目標任務。如,全國查處水電氣暖領域涉嫌違規收費55.34億元,海南、重慶、陝西市場監管局破解難點、深挖線索。山東、湖北、廣東市場監管局會同有關方面加強商業銀行收費的監管,督促商業銀行主動整改退費1.4億元,主動降費減輕企業負擔21.46億元。

四是長遠效應上,推動涉企收費法律規則的完善。治理涉企亂收費,不僅要治標,解決當前困擾市場主體發展的突出問題,更要治本,從制度規則上消除亂收費的土壤根源。檢查中發現,涉企亂收費,不僅有政策不落實、走樣變通的問題,也有規則不夠清晰、政策不夠完善、改革不到位的問題。如,天津、河北市場監管部門對行業協會的檢查,發現很多深層次問題,為完善制度規則、建立長效機制提供了有益基礎。

會上,袁喜祿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專項檢查共檢查收費單位9.89萬家,共發現涉嫌違規金額125.2億元,已督促違規收費主體主動退還54.46億元。全國查處水電氣暖領域涉嫌違規收費55.34億元。

袁喜祿表示,2022年,市場監管部門要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涉企收費治理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的重要著力點,作為微觀政策與宏觀政策相結合的重要切入點,更好地發揮微觀政策的宏觀效應,推動政策紅利及時、足額傳導到市場主體,激發企業活力,提振市場信心,著力穩定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夯實宏觀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

同時袁喜祿透露,近期,市場監管總局還將以案說法,對專項行動中的典型案例進行集中曝光,讓億萬企業了解惠企政策內涵,讓政策實施主體了解政策邊界,更好地發揮監管執法的社會效應,形成社會共治的良好格局。 

(責編:趙竹青、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