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以工代賑項目要最大程度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 (申佳平)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組織召開全國以工代賑工作視頻推進會,全面總結2021年以工代賑工作,交流各地經驗做法,安排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各地要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新形勢下做好以工代賑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狠抓以工代賑項目規范實施,狠抓以工代賑政策落地見效,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落實中央部署要求、回應群眾熱切期盼。要進一步擴大“賑”的規模,吸納更多群眾參與以工代賑項目建設,最大程度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幫助他們渡難關、穩就業、促增收,充分發揮“賑”的作用。
據介紹,甘肅對發放比例高、帶動人數多、增收效益好、組織能力強的項目,優先儲備、重點支持。對群眾就地就近務工需求摸底調查、登記造冊,優先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易致貧返貧監測戶、受疫情影響滯留勞動力“四類”對象創造就業崗位。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科學謀劃2022年以工代賑項目144個,下達財政提前批資金支持項目36個,安排資金18220萬元,佔下達資金的41%。
會議要求,各地要堅守政策初心,以解決群眾的就業增收問題為導向推進以工代賑工作。要准確把握“工程是手段、賑濟是目的”的政策內涵,始終把促進群眾就業增收貫穿到工作全過程。要牢固樹立“先有群眾、后有項目,就業帶著項目走”的鮮明導向,確保以工代賑資金項目安排在有就業需求、勞務報酬能夠發放到位的地方。要進一步細化制度規范,明晰工作流程,強化管理要求,著力加強項目全流程規范管理。要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進一步強化省級層面的部署推動,充分調動地方工作積極性,推動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落地見效。
在四川省南江縣,當地狠抓兩項培訓,提升務工技能。針對項目建設所需工種和項目周邊產業發展,對務工群眾開展建筑、道路、水池施工和種養殖業等方面的知識技能培訓150余人次。對符合條件的當地群眾,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施工培訓磚瓦工、鋼筋工等技術工人35名。同時根據務工群眾實際情況,結合示范工程項目建設內容,有針對性設置工種。
會議強調,各地要強化系統建設,為做好以工代賑工作提供堅強支撐保障。要加強以工代賑人員力量配備,積極開展政策培訓和業務指導,打造一支懂政策、能干事的干部隊伍。要推動全過程監管,確保以工代賑項目規范有序實施、政策初心落地落實。要強化宣傳推介,講好以工代賑惠農富農的生動故事,為以工代賑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