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兌現“綠色辦奧”庄嚴承諾 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

2022年02月19日13:1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余璐)“水立方”變成了“冰立方”,首鋼工業遺產化身“雪飛天”,千余輛氫能大巴穿梭於賽場,3大賽區26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2月18日,“美麗中國·綠色冬奧”專場新聞發布會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中國圓滿兌現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庄嚴承諾,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

綠色辦奧”從理念成為行動 由願景變為現實

王金南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歷史性、轉折性、全面性的跨越。這五年來,“綠色辦奧”從理念到行動,由願景變現實。

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四大辦奧理念之一。充分利用北京奧運會場館,從源頭減少碳排放,所有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筑標准,4個冰上場館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劑,建成超5萬平方米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綠色辦奧”理念貫穿在籌備和舉辦北京冬奧會的全過程。

“把發展體育事業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讓體育設施同自然景觀和諧相融,確保人們既能盡享冰雪運動的無窮魅力,又能盡覽大自然的生態之美。這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生動詮釋。”王金南說。

充分體現低碳環保 “綠色辦奧”史無前例

“北京冬奧的綠色低碳格外好。”王金南在會上介紹,中國政府全面落實“綠色辦奧”舉措,充分改造利用鳥巢、水立方、五棵鬆等原有奧運場館,新增場地從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影響,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制冰的大道速滑館,碳排放趨近於零。冬奧會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佔全部賽時保障車輛的84.9%,為歷屆冬奧會最高。

在開幕式上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體現低碳環保,可以說這是綠色奧運的新起點。通過使用大量光伏和風能發電、地方捐贈林業碳匯、企業贊助核証碳減排量等方式,中國圓滿兌現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庄嚴承諾,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

“我們看到有關媒體和權威雜志的報道也印証了這一點,中國舉辦了一屆‘綠色’冬奧會,展示了其在綠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王金南談到,《自然》雜志撰文指出,北京冬奧會所採取的減排措施大大超過往屆冬奧會,盡管此次冬奧會減少的碳排放只是中國總碳排放的滄海一粟,但它証明了在更廣范圍活動中實現“碳中和”是可行的。

“目前來看,北京冬奧會踐行‘綠色辦奧’的成果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曾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北京冬奧會將成為‘最綠色’的奧運會。”王金南說,最近,許多國際媒體都報道了綠色冬奧最佳實踐,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奧會在綠色低碳和可持續性方面取得的驕人成績。

冬奧綠”助力“北京藍” 創造特大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奇跡

“作為‘雙奧之城’的北京,在空氣質量改善方面創造了特大城市大氣污染治理的世界奇跡。”王金南表示,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生態環境部為治理北京和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不懈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特別是賽期空氣質量,同樣是北京冬奧會申辦時的庄重承諾。

王金南舉例道,為改善北京空氣質量,赫赫有名的首鋼進行了整體搬遷,如今已經打造成為北京冬奧組委會辦公地和自由式滑雪項目的大跳台比賽場地,實現了由“煉鋼之火”到“雪舞冰飛”的華麗蛻變,這是“綠色辦奧”和美麗中國的一個生動實踐和一道亮麗景觀。

此外,通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部採取了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重大舉措,北京空氣質量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項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達標,細顆粒物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40%,優良天數達到288天,比2017年增加62天,“北京藍”日益成為常態,特別是冬奧會期間的北京空氣質量達到了有PM2.5監測以來最好水平。

“聯合國環境署高度評價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成效,認為創造了特大城市大氣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跡’,為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王金南說。

(責編:申佳平、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