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履職這一年”系列報道
文愛華代表:打造鄉村金融生態圈 深耕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心系國是、情系民生,匯聚民意、凝聚力量,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履職答卷。人民網從3月1日開始推出《代表委員履職這一年》欄目,採訪來自政府部門、行業機構以及一線基層的代表委員,走近即將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傾聽他們的履職心聲。
“鄉村金融的未來可期,但現階段面臨的挑戰也不少。大家是最了解農村情況的人,我們希望多聽聽來自田埂的聲音,更加精准地服務鄉村振興。”2021年5月18日,在與龍獻文、陽海玲、肖又香、楊莉、胡美娥、郭小芹、廖仁旺等7位全國人大代表、村級帶頭人座談時,會議的召集人,全國人大代表,建行湖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文愛華說。
湖南是農業大省。出生鄉村的文愛華,對於鄉村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自2016年履新建行湖南省分行行長伊始,特別是201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他更加關注鄉村的發展。
2021年10月15日,文愛華(中)到漵浦小江口村“裕農通-金湘通”普惠金融服務點調研鄉村振興等情況。受訪者供圖
履職全國人大代表期間,文愛華聚焦鄉村振興,先后提出了《關於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建議》《關於系統性推進鄉村金融的建議》等建議。同時,他實地走訪68個縣、161個鄉鎮村、138個涉農企業、507個“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對鄉村金融生態圈提出了積極建議。
在他的大力推動下,2016年,建行湖南省分行與第三方合作推出了智能POS機具“裕農通-金湘通”。目前,“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已實現“政務+金融+非金融”服務,承載醫保、社保、電費代繳等10多種非金融功能,基本實現鄉村高頻事務全省通辦。2021年累計交易達2032萬筆,同比增長58.26%,服務鄉村個人客戶1100多萬戶,佔建行湖南省分行全部個人客戶的三分之一。
“過去取錢、繳費要走十多裡山路去鎮上,來回需要半天時間。 現在,這些業務在家門口的‘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都可以辦理,特別方便,真的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啊。”家住湖南省懷化市麻陽縣堯市鎮大王村村民李凡興臉上笑開了花。
目前,“裕農通-金湘通”已入駐湖南省2.4萬個村黨群服務中心或政務服務中心,形成了養殖、種植、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等各種產業服務樣板。2021年該行涉農貸款余額1390億元,當年新增305億元,佔各項貸款新增的36%。
助力鄉村振興,金融支持產業發展是重要一環。在文愛華的積極推動下,建行湖南省分行創新推出了10多款涉農系列信貸產品。以“生豬活體貸”為例,通過給生豬打上二維碼耳標,實現對生豬全生命周期價值傳遞和全鏈條閉環監管,緩解了養殖場的生豬活體資產難以評估、確權、抵押等問題。
“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疊加,形成平台互連、場景互嵌、數據互通、拓客互助的閉環,一體化服務政府、企業、個人的完整服務生態,為農村探索新的金融供給,為鄉村建設闖出金融新路。”文愛華表示,下一步,要創新服務形式,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研發更多新的貸款產品,讓金融充賦能鄉村振興,為“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貢獻力量。
在建設鄉村金融生態的同時,文愛華也將目光投向了新領域。在他看來,要整體推進鄉村金融、養老金融、住房金融、教育金融四大生態。目前,養老金融、住房金融生態已完成頂層設計,正有序推進,教育金融生態即將開啟。
“人民代表為人民,人民金融為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哪裡,我們新金融的步伐就將走到哪裡。”文愛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