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能源結構 加快轉型升級(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並發表演講強調:“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以赴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以赴加強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產生活環境。”
初春暖陽下,位於長江上游的四川瀘州港碼頭,船長劉剛把進港船隻的柴油發電機停掉,將電纜接到岸電樁,“柴油發電機噪聲不小、味道嗆人,還是岸電干淨,價格還便宜。”
閩北大山裡,武夷山國家公園洋庄管理站的護林員們帶上干糧和應急包,向武夷山深處進發,“泉水叮咚、風景如畫,綠水青山就是帶來幸福生活的金山銀山,一定要守護好!”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各地各部門正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綠色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黃河上游深山峽谷中,青海羊曲水電站正進行壩肩開挖作業,水流沿著導流洞而下。“為了保障盡早投產,春節期間也沒有停工。”國家電投黃河公司工程建設分公司工程部主管張峰華說。羊曲水電站建成投產后,每年可節約標准煤146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1萬余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我國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加快制定出台相關規劃、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非化石能源穩步發展。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助力北京冬奧場館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以沙漠、戈壁等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超過7500萬千瓦。
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系,水電、風電、光伏等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1億千瓦,相當於近50個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持續推進。
“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足富煤貧油少氣的國情,我國統籌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夯實國內能源生產基礎。
為保障5萬多戶居民溫暖過冬,華能黑龍江大慶熱電廠新改造的兩台機組全力運轉。“改造后,每千瓦時電的煤耗降低4克以上,一個供暖期可節省標准煤近萬噸。”大慶熱電總經理陰利民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雲卿介紹,今年將科學推動煤電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制造“三改聯動”,將在役機組供電煤耗均降至300克標准煤/千瓦時以下,更好發揮煤電機組的支撐性、調節性作用。
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
在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者們正向著6月底全面投產的目標沖刺。“抽水蓄能電站相當於大型‘充電寶’,承擔著調峰填谷、事故備用和儲能的作用。”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基建部負責人李育林表示,今年梅州和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將達34億千瓦時。
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持續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行動,一系列舉措為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勾勒出詳細施工圖。
綠色低碳項目建設提速
在河北武安,400多輛新能源重型貨車在鋼鐵企業“上崗”,取代柴油貨車,承擔起物料運輸任務。武安市同時加快“公轉鐵”步伐,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進入市內的大貨車可減少近260萬輛次。
轉方式、調結構、上台階,各地區各部門持續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
產業發展“含綠量”不斷增加。
“開工!”2月7日,福建省第一季度重大項目視頻連線集中開工儀式在福州舉行,涉及項目230個、總投資2398億元。這些項目涵蓋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力促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綠色”“低碳”成為各地規劃發展的高頻詞。河北省將加快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抓好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改造﹔江蘇省將大力培育綠色低碳產業,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廣東省將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和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推進產業園區循環化發展……
綠色低碳項目建設不斷提速。
北京亦庄藍領公寓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多台塔吊忙碌不停。該工程採用預制房屋、模塊裝配的綠色建造方式,工程出地面后免支模、免焊接、零污水排放、零材料損耗。“採用模塊化快速安裝技術,鋼構件運至現場直接吊裝,安裝好一個鋼構件隻需20分鐘。”中建科技北京亦庄藍領公寓項目技術員王建飛介紹。
我國綠色節能建筑正在跨越式增長。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准。
資源集約高效利用水平穩步提升。
一年之計在於春。南方城鄉生活節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項目組來到浙江永康市舟山鎮,測試設備運行情況,確保春耕用水需求。“再生水高效利用技術灌溉方便,水稻、苗木的產量明顯提高,節約了水資源,也減少了污水排放。”舟山三村村干部黃學雄說。監測數據顯示,舟山鎮每天人均用水量已由2018年的150升降低到76升。
將資源消耗情況列為考核硬指標,推進垃圾分類,加強資源循環利用……各地區各部門正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80.1萬多隻!江西省林業局1月初組織的調查顯示,環鄱陽湖及五河流域越冬水鳥數量突破80萬隻,同比增長25.8%,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新高。“鳥類是環境優劣的‘生態試紙’。”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常務副主任錢法文說,鄱陽湖全面實施10年禁漁,鳥類棲息環境持續改善,今冬越冬鳥類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增長。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今年以來,各地以更高標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保衛藍天,北京深化“一微克”行動。今年1月1日起,北京全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除夕夜18時至初一早6時,全市PM2.5峰值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97.9%,創下歷年同期最優水平。”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高級工程師張章說。北京2021年PM2.5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今年以來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
保衛碧水,四川大力改善水環境質量。今年四川將安排55個項目,針對未達標水質斷面制定“一對一”達標方案,推進全域美麗河湖建設,力爭穩定消除Ⅴ類水質斷面,Ⅱ類以上國考斷面佔比達70%。
保衛淨土,雲南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條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確保‘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雲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主任王雲說。
去年11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要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相關部門正在細化任務分解,抓緊編制行動計劃,進一步將路線圖轉化為時間表、施工圖。”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副司長田成川表示。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我們必將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7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