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央行降准釋放5300億元資金 專家:傳遞金融支持經濟穩增長信號

2022年04月17日09:3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杜燕飛)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央行15日宣布,決定於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備金率高於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持力度。

對於此次降准,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流動性已處於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准資金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65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4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適時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央行此時宣布降准,是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的具體舉措,符合市場預期。”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今年以來,受內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穩增長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為8.4%,顯著高於發達經濟體,仍有一定的調降空間。繼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既有空間也有必要。

在董希淼看來,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增加金融機構可用資金,有助於促進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65億元,引導金融機構降低企業和個人的融資成本,保持向實體經濟讓利的持續性。同時,通過全面降准,向市場發出穩增長、促發展的明確信號,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

“在去年7月和12月降准之后,如今再次推出降准工具,體現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基調,向市場釋放了金融持續加大力度支持穩增長的明確信號。”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本次降准配套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有助於銀行加強資金運用,促進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更大力度為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紓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有助於銀行等機構擁有充足資金配置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相互配合,共同發力支持穩增長。

中信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當前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選擇在此時降准,對於市場的提振作用明顯。

對於此次降准對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溫彬表示,此次降准將進一步增強股市信心,助力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在各地因城施策進行房地產調控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以及居民剛需、改善型按揭貸款需求將得到有效滿足,這對當前化解部分房企流動性壓力、提高居民購房意願、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對於降准落地后的考慮,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是密切關注物價走勢變化,保持物價總體穩定。二是密切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兼顧內外平衡。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下一步,應繼續用好貨幣政策總量工具,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突出結構性工具作用,做好加法,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行業、企業定向‘輸血’,提高貨幣政策的精准性和直達性﹔進一步傳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對金融機構的正向激勵,進一步提高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意願和能力。”董希淼表示。

溫彬認為,未來,隨著降准等總量工具落地,結構性政策也有望加快推出,貨幣政策將堅持“穩健”基調,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同時兼顧物價走勢變化、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等內外平衡,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營造安全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當前,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加大,對此既要堅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這些新挑戰。”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責編:初梓瑞、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