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愛心接力25年:當年被資助過的貧困學子們 現在怎麼樣了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2年04月21日16:4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廣東省10個城市,22所高校,這是張富建畢業20年后回饋社會走過的慈善歷程。如今的他,是廣州機電學院機電系黨支部書記,也是仲明助學志願服務促進會會長。

當張富建還是大一學生的時候,父親突然病逝。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張富建隻能選擇請假回家務農。“那時站在太陽下耕作,背是燙的,淚水也是燙的。”

就在這個時候,仲明大學生助學金向他伸出援手,但前提是要簽署一份《道義契約》。承諾有能力時要將受助的款項回捐,用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困難學子。

“捐資人是匿名捐贈的,在那個年代,捐資100萬助學是很難得的事情,更何況是不留名。”張富建說,“這件事給我觸動很大。”

據了解,該助學金於1997年4月21日設立,用於資助廣東省22所高校品學兼優的家庭困難大學生。25年來,“受惠社會、回報社會,讓愛薪火相傳”一直是助學金設立的宗旨,每位受助者自願在接受助學金的同時,簽署一份《道義契約》。2001年,張富建應聘到廣州機電學院當老師。當時一個月的收入才1300元,盡管助學金並不是必須還的貸款,但他依然堅持回捐。2004年,張富建還自掏腰包,創立了“仲明助學網”,身體力行加入到扶弱濟困的行列中,並倡議他們履行《道義契約》。

仲明大學生助學金《道義契約》。受訪者供圖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廣東省高校近1.2萬名學子獲得該助學金的資助,通過帶動大學生參與公益,間接服務社會超10萬人次。
剛上大學時的劉國興,日子過得並不容易。為了不增添家裡的負擔,劉國興一入學就四處尋找勤工儉學的機會。“我是我們整個學院裡面勤工儉學做得最多的,看守宿舍、球場,甚至掃大街我都干過。”

在掃地期間,劉國興成為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的受益人。2008年,劉國興開啟創業生涯。不久后,他便回捐了全部的資助款。延續著仲明大學生助學金《道義契約》的精神,事業有成后,劉國興在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設立了以自己母親名字命名的“宋秀琴助學金”,以感恩和緬懷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直言,“仲明大學生助學金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讓愛心薪火相傳。”

回顧自己與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的淵源時,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兒童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鐘建文不禁感慨道:“人生在世,唯有心和術,先有一顆仁心,才有可能苦研仁術。”

學醫到行醫的20年裡,鐘建文未曾敢忘“仁心仁術”的信仰及為人處世的准則。“助學金的雪中送炭幫我度過難關,也給了我信心。”

經過多年的堅持與踐行,《道義契約》機制已日漸成效,越來越多的受過資助的貧困學子們,設立了各種小型獎學助學金項目或開展各類捐資助學活動。

范紹欽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1997年考上了暨南大學生物系,上大學的費用成了家庭很大的負擔。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的幫助,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后,剛有點積蓄的范紹欽,就回捐了3000元助學金,並且額外多捐了2000元。

2010年底,范紹欽選擇了創業,專業從事生物儀器設備的推廣及技術服務。“十多年來,始終對當初在我最困難最消極的時候給予我幫助的仲明大學生助學金念念不忘。”范紹欽表示,從接受助學金的那一刻起,就暗暗對自己說,等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像這個好心人一樣幫助更多的人。

此外,2002級仲明學子陳瀅,和同學發起創立“手拉手助學金”,扶助平遠籍困難學子超過60人次﹔2005級仲明學子李明珍,與多位老鄉一起成立張家川(廣東)老鄉會愛心教育基金,連續九年資助高中母校困難學生超過118人次。

2013年,張恆亮以體育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華南師范大學。當這位“村裡的第一位大學生”對著大學生活費、學雜費等費用一籌莫展時,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的到來,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為我們家帶來了曙光,幫助我得以完成大學學業”。

仲明學子合影。受訪者供圖

張恆亮大學期間積極投身志願服務,堅持每年通過公益慈善組織幫助生活困難的學子,也因此先后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廣東好人”和“清遠市時代楷模”等稱號。疫情發生以來,張恆亮共籌集防疫款物價值約人民幣250萬元,累計幫助2306戶困難家庭實現“微⼼願”,以己之力回報社會,幫助更多需要支持的人。

截至2021年,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等20所合作項目高校均成立了仲明志願服務隊。據不完全統計,服務隊成員近15%獲得過國家級獎學金,超過40%獲得校級以上獎學金或榮譽。服務隊先后帶領2000余名隊員和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直接受益超50000人次,總公益時長達60000小時。

心懷感恩,薪火相傳。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幫助貧困學子,不僅要為他們提供經濟上的支持,更要將他們培養成為貧困面貌的改變者。通過他們的社會實踐讓更多人感受到社會的愛和溫暖,成為愛心的傳遞者。隻有這樣才能形成公益服務的強大合力,才能把公益事業做大做強,才能使公益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責編:王連香、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