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面積穩中略增,春播糧食面積增至9.4億畝左右——
抓農時,促豐收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
眼下,全國各地搶抓農時忙生產。在湖南,無人植保機從田埂升空施肥,早稻田間管理正忙﹔在山東,農技專家在地頭奔走指導,晚播小麥苗情向好﹔在吉林,農機手駕著播種機在秸稈覆蓋的農田裡進行免耕作業,玉米播種接近尾聲……春耕春播不鬆勁,目前小麥長勢與常年基本持平,6月1日前后開始大面積開鐮收割,夏糧面積預計穩中略增﹔春播糧食面積9.4億畝左右,比上年有所增加,春播進度快於去年,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基礎堅實。
“好長勢來之不易”
滾滾麥浪,豐收在望。在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德平鎮富民農場,2000多畝小麥進入灌漿期,長勢喜人。種糧大戶魏德東正忙著麥田第三次病虫害防治工作,“這好長勢來之不易!接下來,從灌漿到成熟收獲,這段時間是籽粒增重的關鍵期,得上心管好。”
去年秋冬種時期,山東遭遇嚴重秋汛,小麥播種普遍推遲。“農場冬小麥去年11月上旬才播種,比往年推遲了大概15天。當時心裡沒底,很擔心今年產量。”魏德東對本報記者說,“好在政府安排農技人員及時指導播種、田管,又碰巧遇上暖冬,再加上土壤墒情好,苗情轉化總體不錯,今年畝產估計能保持在1200斤左右。”
作為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區,山東省小麥常年播種面積6000萬畝左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褚瑞雲向記者介紹,去年山東小麥播種普遍推遲15—20天,晚播麥田比例較大,冬前苗情長勢總體偏弱。“去冬今春以來,我省大力開展‘科技壯苗’行動,累計組織23萬人次農技人員赴一線指導,春管面積達1.7億畝次,推動小麥春季苗情持續向好轉化。截至目前,一、二類苗麥田佔比比冬前提高32個百分點,接近常年水平,鞏固了夏糧豐收基礎。預計6月10日左右,全省小麥將進入收獲高峰期。”
夏糧約佔全年糧食產量1/5,其中主體是冬小麥,是重要口糧。受去年秋汛影響,1.1億畝左右冬小麥晚播,約佔總面積1/3,一些地方苗情復雜。面對小麥生產的特殊困難和問題,中央財政緊急安排50億元資金用於小麥促弱轉壯,各地加強小麥條鏽病、赤霉病防控,實施新的小麥“一噴三防”補貼政策。
“幾個月來,各地各部門加強保障和農民辛勤耕耘,目前冬小麥長勢與常年基本持平,夏糧豐收有基礎。”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但也要看到,奪取豐收還要過病虫害、“干熱風”、倒伏、“爛場雨”等關口。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各地抓好后期麥田管理,特別是落實好小麥“一噴三防”的技術措施,攻粒數、增粒重、提單產。他強調,各地要及時做好跨區機收的准備,及早檢修調修好機具,組織培訓好機手,確保顆粒歸倉。
“現在種地省心多了”
作為雙季稻的第一季,早稻生產至關重要。湖南是我國早稻產量第一大省,今年早稻種植面積繼續保持在1800萬畝以上。眼下,湖南全省各地連片水田裡,早稻返青吐綠。
拆袋、裝機、噴洒——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車江街道白水村,何利陽一早趕到自家田塊,給早稻施肥。“現在種地省心多了,播種、育秧集中弄,栽插、施肥機器幫,防病虫害時手機還能准時收到指導信息。”何利陽對記者說,“今年化肥價格漲得多,得虧政府給了補貼,不然我這10來畝地又要多花幾百元錢。”
“為做好今年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和單位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方和有關中央企業從化肥產供儲銷等多方面入手,多措並舉保障化肥供應和市場平穩運行。前期,中央財政下達了資金2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影響。”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陳萍介紹,下一步,將繼續暢通化肥運輸配送通道,加大在重點產糧區、化肥需求旺盛地區的運銷備貨力度,大力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切實服務好春耕農業生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范家屯鎮孟家村,大片黑土地被玉米秸稈覆蓋,一台台免耕播種機來回穿梭,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
“去年秋收過后,我們直接把秸稈粉碎鋪在地裡,給黑土地蓋上‘被子’。這保護性耕作模式好處多,既省施肥成本,又能讓玉米長得好。幾年下來,咱這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3%,產量增加5%。”這兩天,范家屯鎮的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成忙著兩頭跑,他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外出務工的村民不方便回鄉,合作社專門提供了代耕、代種等服務,目前服務面積超過1000畝,再加上合作社的地,今年我們負責的玉米種植面積5000多畝,預計5月20日前能全部播種完。”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家庭農場超過380萬個,農民合作社達到222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95.5萬個,服務覆蓋全國約38.4%的小農戶。潘文博表示,針對疫情對春耕生產帶來的影響,將繼續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通過全程托管、環節托管、聯耕聯種、代耕代種等方式,幫助小農戶和受疫情影響的農戶把地種下去,確保農時一天不耽誤、農田一畝不撂荒,高質量高標准完成春播任務。
“讓大豆種植加面積、增單產”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這是今年農業生產的一項硬任務,目前工程已啟動,大豆油料擴種目標任務落實到了省市縣。
在黑龍江省肇東市五站鎮東安村,開順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中心指揮室內,單玉恆在屏幕上設定好路線,按下按鈕,田埂上的無人駕駛播種機隨即載著肥料和大豆種子奔向田間。
“我們現在主要採用無人駕駛播種方式,一台機器1個小時能種50畝地。不僅效率提升,而且精確度很高,不會出現漏種情況。”開順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恆告訴記者,“今年我們開展米豆輪作,在去年播種玉米的地塊擴種100畝大豆。這種方式可以培肥土壤,顯著增加地力,對保護黑土地和糧食增產都有好處。”
作為產糧大省,黑龍江今年通過在不適合玉米種植地塊推廣大豆、在米豆輪作區增加大豆種植面積以及在地下水超採區、寒地井灌稻區推進水改旱、稻改豆試點等舉措,推動全省各地擴種大豆。
“今年肇東市落實大豆種植面積11萬畝,較上年翻了一番。”肇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叢譯鋒對記者說,“今年耕地輪作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同時我們加強指導,根據肇東土地性質和地力條件,優選了4個大豆品種向農戶推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成立大豆種植專家指導組,到各鄉鎮巡回開展大豆技術培訓,指導種植戶進行科學種植、科學管理。”
從東北到西南,各地正探索更為豐富的大豆擴種方式。最近,在貴州省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和茅壩鎮雄豐村,當地村民經常能看見仁懷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趙應在田間奔忙的身影。“仁懷常年高粱種植面積35萬畝,為擴種大豆,我們積極探索‘大豆+高粱’帶狀復合種植等模式。市農業農村局與貴州省農科院旱糧所在茅坡村和雄豐村聯合開展試驗示范,採取3行大豆套3行高粱方式,引導全市農戶規范開展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趙應告訴記者,“目前,雖然大豆播種工作已經完成,但后期管理不能落下,我們要努力確保高粱不減產的同時,讓大豆種植加面積、增單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