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倒計時!“雙減”后首次中考來了

鄭天虹、王瑩、柯高陽、黃浩然、李紫薇
2022年05月20日08:43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還有一個月左右時間,各地將迎來“雙減”后的首次中考。怎麼看命題工作新要求?考生能否成功“上岸”?中考的定位和功能未來如何調整?記者在廣東、遼寧、重慶等地進行了採訪。

命題中的“減”元素

今年中考是“雙減”政策實施后首次中考,教育部辦公廳近期發布《關於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積極推進省級統一命題。

據了解,2022年重慶市中考各學科採用全市統一命題,其中地理、生物學科今年是首次實行全市統一命題。

“統一命題有助於加強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指導,推動學考有效銜接,更好鞏固‘雙減’成效。”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吳薇說,今年的中考命題將著力加強關鍵能力考查,不超標命題,不出偏題、怪題,優化試題情境設計,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

“雙減”是站在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未來創新人才高度的重大舉措。廣州市第五中學校長裘志堅說,學生在校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了之后,考試命題“要增加命題的情境性﹔增加命題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減少記憶性試題﹔增加跨學科試題。”

山西省實驗中學初中部教務處主任李鳳婷說,從今年的模擬考試、適應性考試等來看,閱讀面寬了,傳遞了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觀,涉及前沿科學、時事新聞等﹔更加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備考中的“減”戰術

命題“指揮棒”發生變化后,告別“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學生還能成功“上岸”嗎?

在江西省萍鄉市田家炳中學九年級歷史老師劉偉看來,“雙減”后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出更高要求,“學生除了能‘學會’,更要‘會學’。”

最近,劉偉在課堂上打破傳統復習備考模式,將知識內容進行專題劃分,再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鑒古知今,並由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講述。學生陳利軍說:“這種復習方式讓我們對知識點記憶深刻。”

沈陽市第一二六中學副校長陳越說:“讓學生‘走出題海’,老師就要先‘走入題海’。學校組織教師整合學科知識點,形成不同學科的‘自主學習筆記’,內容包括知識點總結、拓展練習、分層練習等,引導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式學習。題不在於做得多,而是重在思考。”

下午5點到5點50分是山西省澤州縣巴公鎮初級中學校的活動課時間。多年來,學校利用這50分鐘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還有籃球、乒乓球、書法等興趣課程。校長和淑琴說,“雙減”前,活動課隻有七年級和八年級的學生可以參加,今年學校首次讓九年級學生的活動課“不停課”。

“令人意外的是,這屆九年級考生的模考成績與往屆學生相比,還略有提高。很多老師感覺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身心健康也有改善提升。”和淑琴說。

“班上的學生不再到處補課轉場,校外培訓學校的集訓串講也沒有了。”山西省實驗中學初中部教師李思勤說,家長和學生們不再在條幅標語和社會環境的引導下盲目跟風,更多思考在適合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進行升學選擇。

未來中的“減”思路

“當簡單的死記硬背和刷題不能再取得好成績時,當大家都看到考試評價改革的成效時,才會真正地以更大的熱情擁抱‘雙減’。”重慶市珊瑚中學校長林莉認為,中考作為一種評價機制,應該亮出更加鮮明的信號和導向,引導學校提高教育質量、提升教育特色,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針對“雙減”后的評價方式,廣州市第五中學探索了跨學科項目式學習,通過主題學習活動,整合多學科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學校組織學生到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帶著做“植物獵人”的研學任務,看上去是一節生物課,但從語文學科角度,提出這些植物有哪些詩人寫過相關的詩歌﹔從英語學科角度,可以用英語進行介紹﹔從數學學科角度,可以學習如何進行丈量等。這是一種全方面探究式學習,孩子們為此查閱大量資料,閱讀不少相關書籍。

遼寧省本溪市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夏冬梅說,從中考的定位和功能角度看,應進一步增強考試內容的基礎性、系統性及綜合性,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重慶市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婭建議,進一步優化中考機制,確保中考命題方向與“雙減”精神相吻合,讓考與學相匹配,促進“雙減”政策進一步落地。

“中考要嚴格依據課程標准命題,切實做到學什麼考什麼。”遼寧省鞍山市第二十三中學教學校長楊燁表示,下一步學校教學將著重應試和實踐結合,減少應試的刻板性。

“未來,中考的內容和形式還有很大優化空間,比如更好地將終結性考試和過程性考試結合起來,讓綜合素質評價等過程性評價真正發揮實效。”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劉崗說。

(責編:王震、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