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22年財經專題>>大學生就業“護航計劃”

北京經濟如何體現“穩”

2021年12月22日10:2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經濟如何體現“穩”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兩節”,本市各大商超均加大了備貨量 攝影/本報記者 付丁

  編者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對當前的經濟形勢給出了透徹的分析,對新發展階段下,許多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給出了系統化的頂層設計。

  從今天起,本報陸續推出年終專稿,報道全市上下力爭“早”字,為爭取明年開門紅而進行的一系列生動實踐。

  穩字當頭、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是中央經濟工作會傳遞出的重要信號。穩就業、穩市場、穩金融……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在採訪中了解到,“穩”已經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義。

  本市生源高校應屆畢業生

  就業率達到96.1%

  “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認為,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是“兜住社會民生底線”的肯綮所在。為此,本市創新“一抓三保五強化”的制度安排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所謂“一抓”,即抓實一項機制,堅持把就業工作機制建設作為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抓手,全面統籌就業工作、全面監測就業形勢、全面強化就業服務。“三保”指的是北京市將更多的關注傾注在重點群體、重點企業、重點領域發展上。

  在重點群體方面,針對高校畢業生,深入挖掘各領域就業資源,依托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台,實現供需信息互通互認、精准匹配。目前,本市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6.1%。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板孵化培育基地,形成“政府+市場+園區+高校”全鏈條服務機制。目前,大學生創業板展示企業數量累計達到196家,注冊資本累計達到13.8億元。針對就業困難人員,大力支持新業態勞動者就業,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規模,強化“一對一”精細化就業援助,確保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切實托住了就業底線。今年已累計幫扶城鄉困難人員就業15.46萬人。

  取消畢業生入職重復體檢

  降低企業招聘成本

  在重點企業方面,將更多的幫扶給予了中小微企業,包括延續實施失業保險返還、以工代訓擴圍等援企穩崗政策。通過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綜合性舉措,精准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加快恢復生產經營,更好穩定就業。據統計,截至10月底,本市累計核准發放補貼資金70.91億元、惠及823.2萬人次。市人社局負責人舉例稱,如華天集團受到新冠疫情沖擊較大,近兩年來已享受失業保險費返還資金16.44萬元,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65.45萬元,精准支持臨時性崗位補貼2.77萬元,以工代訓培訓補貼134.32萬元。

  重點領域方面,則制定實施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逐步聚合政策服務資源和市場化服務資源,形成創業培訓、融資支持、孵化基地、成果轉化等全鏈條創業服務。截至10月底,新增參保創業單位5.34萬戶,帶動就業崗位26.95萬個。

  此外,為給勞動者營造公平公正、和諧有序的就業環境,北京市還推出包括強化政策系統性、強化服務便利性、強化培訓實效性、強化市場主導性、強化執法針對性的五大支撐性舉措。其中,打破部門職能限制,取消畢業生入職重復體檢,實現結果互認,取消非公單位接收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簽字蓋章環節。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預計招聘480名高校畢業生。按照慣例,該公司一直將集中組織畢業生入職體檢作為校園招聘的必備環節,而上述政策發布后,公司立即根據要求修改了入職流程,北汽福田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表示,入職體檢是企業招聘成本中的一項重要支出。這一政策的出台,既減輕了畢業生負擔,也降低了企業招聘成本。

  今年前11個月

  全市總消費同比增長13.1%

  除了穩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也是當下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隨著北京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一系列微觀政策正在激發著市場活力。

  7月19日,國務院批准北京等5個城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以來,北京市率先印發《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全面推出“10個專項+17個區域”配套實施方案,形成“1+10+17”實施方案體系。

  實施方案包括消費品牌矩陣逐步優化,前三季度吸引696家首店落地北京,是去年全年落地總量的3.8倍﹔便民消費供給水平不斷提升,今年精准補建、提升各類基本便民商業網點612個,基本實現全市社區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平均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數量由去年的282個提高到310個。各項工作帶動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現了高質量起步,1-11月全市總消費、服務消費、社零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3.1%、15.5%和10.4%。

  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給上,據市商務局介紹,今年中秋、國慶期間,本市各大商超均加大了貨源組織,米面糧油等重點商品備貨量較平時增加2倍左右。市內10家主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的糧油日均銷售穩定,商業庫存充足﹔雞蛋供應貨源充足,價格在合理區間波動,企業商業庫存保持穩定﹔全市蔬菜上市總量日均保持在2.2萬噸,貨源充足,價格平穩。對於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兩節”本市將在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切實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確保節日市場平衡。

  本市住房市場

  首次禁止“長收短付”

  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又是如何堅持房住不炒、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的呢?北青報記者從市住建委等相關部門獲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建設籌集政策性住房55067套,完成全年任務的110%﹔竣工政策性住房80697套,完成全年任務的101%。截至2021年10月,北京市場租房補貼當月發放戶數為24275戶,新增市場租房補貼戶數為7745戶,全面完成年度任務目標。同時,本市支持發展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鼓勵存量閑置商業、辦公樓宇等改造為租賃型宿舍或公寓。這些舉措為北京房地產市場以及房屋租賃市場的穩定打下了基礎。

  此外,8月24日,《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正式對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為維護住房租賃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北京印發實施長租公寓監管新規。對風險較大的長租公寓進行強監管。首次明確限制租賃企業“資金池”,禁止“長收短付”,嚴控“租金貸”撥付對象,承租人申請的“租金貸”資金不得撥付給住房租賃企業,隻能撥付給個人,住房租賃企業向承租人預收的租金數額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月租金。

  化解金融風險

  北京緊跟制度設計

  為了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既防“灰犀牛”又防“黑天鵝”,北京於日前出台了《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從制度設計層面給出了穩金融的“鑰匙”。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條例,如果地方金融組織經營活動存在重大金融風險隱患,且嚴重損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有權採取一系列限制措施,並在必要時向社會提示風險。例如,可以責令其暫停部分業務,或是限制其重大資產處置等。

  條例明確,地方金融組織應當制定金融風險應急預案,在發生重大待決訴訟或者仲裁、接受刑事調查、重大負面輿情以及群體性事件等風險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風險應急預案,及時採取應對處置措施,並在24小時內報告情況。一旦形成重大金融風險,有關部門有權適時扣押有關財物,查封有關場所及其設備設施,採取凍結涉案資金、限制相關涉案人員出境等措施。

  條例還特別提出設立“雙罰”制度。對地方金融組織給予行政處罰的,可以根據具體情形,同時對負有直接責任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一定期限的市場禁入。

  此外,為了提高監管能力,今年9月,市金融監管局舉辦加強金融監管和防范金融風險專題培訓班。市金融監管局機關和事業單位、各區金融辦和北京金融法院共70余名干部參加了此次培訓。據了解,此次培訓是在國務院《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條例》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出台的背景下舉辦的,通過培訓促進地方金融系統干部深化認識和理解兩個條例,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監管的能力水平,進一步增強依法依規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意識,通過加強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風險。

  文/本報記者 解麗 李佳 朱開雲 程婕

(責編:李源、董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