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交通銀行推出28條舉措 支持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

2022年06月05日14:28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交通銀行推出28條舉措 支持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響應《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切實履行總部在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政治責任,近日,交通銀行研究制定《關於扎實做好金融支持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的意見》,推出28條舉措,支持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

  《意見》從做好金融助企紓困、服務復工復產復市、便利外資外貿服務、助力消費加快恢復、加強重點領域項目支持、提升金融服務能級等六個方面提出28條支持舉措。通過設立紓困助企專項貸款額度,降低企業信貸融資成本,發放消費場景“紅包”等資源投入﹔進一步加大對涉農、科技型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重大領域項目等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將無縫續貸拓展至中型企業,協助開展信用修復,推出復工、外貿、科創專屬產品等機制創新,扎實做好金融支持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各項工作。

  在做好金融助企紓困方面,交行表示,將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設立交通銀行支持上海市助企紓困專項貸款額度1200億元,重點支持餐飲、零售、旅游、民航、交通運輸、文旅、住宿、會展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針對制造業、戰略新興、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貸款,給予政策傾斜和定價優惠,開辟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擔保方式,實時響應企業融資需求,保障資金及時投放。

  豐富金融助企紓困舉措。針對2022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貸款,提供延期還本付息服務,做到應延盡延,全面保障全市小微企業貸款支持的不間斷。將無縫續貸服務對象從小微企業拓展至中型企業。按照“零門檻申請、零費用辦理、零周期續貸”導向,積極開發線上無縫續貸產品,支持客戶線上自助申請和系統批量處理。主動適應商業匯票承兌期限調整,通過“一貼即轉”方式加快票據流轉,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

  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降低企業債券承銷費率,推動上海地區企業債券承銷費率比上年平均下降40%左右。支持優質企業發行境外債,進一步拓寬企業跨境融資渠道。

  積極協助企業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對於受疫情影響造成的企業合同逾期、延遲交貨、延期還貸等失信行為,以及由於無法及時辦理展期、還款計劃變更等手續造成逾期的,在符合條件情況下,將配合調整企業征信信息,不將其列入失信名單。

  落實階段性房租減免政策。與受疫情影響遇到暫時經營困難的承租人協商紓困方案,全年預計將通過減免、延緩、分期等方式減免租金約1500萬元。

  在服務復工復產復市方面,交行明確,將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全面恢復經營。在全市開展“貸動小生意 服務大民生”主題營銷活動,配置專項行動資源,聚焦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雙創、新市民等重點客群,響應其在生產、採購、經銷、物流配送等復工復產復市中的金融服務需求。持續與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合作,創新服務模式及產品,提高業務服務能力。提供“助企復工貸”一攬子服務,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保民生、促就業、穩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加大涉農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服務上海“菜籃子”、“米袋子”保供客群,有效滿足融資需求。圍繞全市11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冷鏈物流、農產品經銷商融資等線上融資服務,覆蓋種養、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涉農全產業鏈。梳理上海市農委等保供企業名單、全市250家國家級和市級農業專業合作社、數百戶特色農產品評優得獎主體等重點涉農主體,借助“信貸直通車”平台和涉農信用體系,提供興農e貸、擔保基金農擔系列等特色融資服務。

  加強科技型企業金融支持。用好央行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工具,發揮科創e貸、人才貸、研發貸、創融貸等科技金融信貸產品優勢,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力爭上海地區全年科技金融貸款增長150億元以上。圍繞上海市“3+6”重點產業、重點科技園區、“浦江之光”企業庫,制定差異化授信政策和全生命周期服務方案。用好科技金融專班機制,在張江、漕河涇、紫竹高新區、自貿區、G60走廊下沉團隊,升級科技金融一體化服務能力。聯合上交所開展資本市場客戶活動,加大上市企業輔導和培訓力度,擴大科創企業服務覆蓋面。

  做強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建筑及租賃等行業保供強鏈,加強與中建八局、國藥集團、歐冶雲商等百余家核心企業開展產業鏈業務合作。支持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採購銷各環節融資需求,不斷提升重點行業及核心企業服務覆蓋率。全年保底支持核心企業產業鏈上下游2000家企業融資需求,實現“鏈式融資”投放金額超300億元。

  助力暢通物流運輸通道。對承擔疫情防控和應急運輸任務較重的交通物流企業開辟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用好用足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民航應急貸等工具。加大對航空、航運、公交、公路、鐵路、物流等領域支持力度,提供總計不低於100億元的信貸資金支持。

  積極對接能源保供重點企業。充分運用人行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政策工具,積極服務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儲能、電網等清潔能源及配套領域優質企業,重點支持申能集團臨港海上風電、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容量煤電替代等項目。

  支持金融要素市場建設。根據上海市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安排,進一步統籌各項資源,全力支持上海地方債發行工作,助力上海市政府穩住基本盤。發揮國有大行“金融穩定器”作用,積極參與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年上海清算所代理清算量不低於25萬億元,中國結算(上海)、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等証券、期貨市場結算量不低於15萬億元。充分發揮銀行間貨幣、債券、外匯、貴金屬等市場主要做市商作用,保持交易規模在各細分金融市場位居同業前列。

  在便利外資外貿服務方面,交行表示,將加大對外貿易融資支持。為上海地區外貿企業發放不少於等值200億元人民幣的本外幣貿易融資,重點支持高端制造、大宗商品、工貿一體、離岸轉手買賣等領域外貿企業資金需求,服務穩外貿拓市場。

  創新小微外貿企業“外貿貸”融資產品。純信用無抵押,全流程線上申請、線上核額、線上簽約、線上提款、按日計息、隨借隨還,借款額度最高可達300萬元,全力助企紓困。

  依托科技賦能為外貿企業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務。運用交行“Easy系列”產品,持續為上海外貿企業提供存款、貸款、匯款、兌換、信用証等線上金融服務。對接海關單一窗口,豐富創新“交銀e關通”功能,為外貿企業提供關稅支付、跨境結算、貿易融資、關稅支付等綜合金融服務。

  多措並舉協助外貿企業開展匯率避險。幫助外貿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提升應對匯率雙向波動的能力。鼓勵外貿企業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辦理結售匯業務,提升業務辦理便利性。針對小微企業辦理匯率避險產品,給予延緩追加保証金等定向紓困措施,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服務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簡化租賃業務手續,實施差異化定價策略,力爭全年新增船舶租賃投放200億元。創新“航運管家”特色產品,為上海航運、貨代等物流企業提供全線上運費收繳、發票管理等財務管理服務,幫助企業提升內外貿運費結算效率。

  在助力消費加快恢復方面,交行提出,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客戶開展紓困。對於需暫緩還款的客戶,給予相應還款寬限期,寬限期內不催收、寬限期內還款不計征信逾期。對於收入下降的客戶,通過調整還款間隔、變更還款方式、延長貸款期限等措施,將零售信貸業務還款寬限期最長調整至2022年底。特別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貨車司機等人群,將貨車司機貸、商用貨車貸以及個人住房、消費等貸款納入延期范圍。為受疫情封控、管控影響的信用卡客戶提供延期還款服務。因疫情影響產生逾期記錄的信用卡客戶,在提供証明材料后可申請修改受影響期間征信記錄。

  加大各類消費場景資源投入和產品供給。給予上海地區個人客戶在出行、商超、餐飲等各類場景額外投放1000萬元以上消費“紅包”,開展數字人民幣聯合營銷活動。對新市民關注的教育、安居等場景提供在職教育貸、車位貸、裝修貸、業主貸、信用卡分期等產品。積極支持居民合理自住和改善型購房消費。制定專項消費信貸服務方案,滿足保障性租賃住房租戶和業主的日常消費需求。為新市民群體提供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和配套優惠權益。

  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深化與上海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的消費信貸業務合作,推廣汽車消費場景貸,為購車客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聯合合作車企開展營銷活動,為客戶贈送活動權益,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

  進一步推動減費讓利。對借記卡新開卡客戶免除年費和普通卡工本費,並持續對跨行自助設備取款和手機銀行轉賬手續費給予免費優惠。針對上海地區合作商戶降低手續費,實施標准類商戶借記卡發卡行手續費/網絡服務費9折優惠、優惠類商戶7.8折優惠、500元以下銀聯系二維碼交易“零手續費”。

  在加強重點領域項目支持方面,交行表示,將推動新建在建項目加快開工。利用項目前期貸產品,支持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前期資金投入。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優勢支持虹橋樞紐、五個新城等重點區域項目資金需求,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上海支柱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提供債轉股支持。在已合作的新基建項目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積極助力政府貼息支持的新基建項目復工復產。

  助力城市更新和房地產開發。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用好“上海REITs20條”等政策,積極盤活基礎設施等存量資產。支持用於城市更新等項目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通過債權融資方式,滿足租賃住房、保障性住房、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等項目資金需求。重點服務黃浦、虹口、楊浦等各區縣城市更新公司以及舊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建設。

  積極參與上海地區政府背景重點基金運行。發揮集團綜合化經營優勢,加強與市屬國企合作。作為主要合作銀行,圍繞數字經濟、先進制造、醫療健康、消費服務等重點領域,支持上海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股權份額轉讓平台發展。加強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總對總合作,支持上海地區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產業發展。

  在提升金融服務能級方面,交行提出,將主動調整提升信貸響應速度。梳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各項政策細則,配套更加務實管用的授信政策,促進信貸投放。對突破總行授信投向指引中准入要求的,可豁免“政策調整反饋流程”,改為事后報備。對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和民生保障相關小微企業授信,靈活運用郵件、視頻等方式,實現全流程線上審批,做到“隨到隨審”。

  服務“便捷就醫服務”數字化轉型。深度對接上海市級公立醫療機構及靜安、金山等區級醫療平台,支持“未來醫院”示范建設,提升就醫問診體驗,持續擴大醫療機構合作覆蓋面。作為上海標准,推進醫療付費“一件事”在住院場景運用,為退役軍人和“三屬”提供專享服務。依托“隨申辦”移動端,增設便捷就醫數字人民幣支付渠道。為市民投保“滬惠保”產品提供數字人民幣錢包滿減優惠活動。

  提供金融“跨省通辦”服務便利。發揮上海市“一網通辦”合作銀行優勢,積極融入上海數字政府建設。上海地區所有交行網點均提供超過100項上海政務服務事項,以及長三角地區江蘇、浙江、安徽超過300項跨省通辦服務。推動惠民就醫、電子亮証、抵押登記等跨省通辦成果在金融服務領域運用,便利長三角地區企業群眾跨域辦事。

  強化金融服務保障。注重政策落地的速度和力度,總分行協同開展各層各級銀企走訪,主動了解企業金融服務需求,推介金融助企紓困各項政策,建立企業訴求快速回應和解決問題的服務機制。建立“問題台賬”“服務台賬”,集中出台一攬子提升金融服務企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履行國有大行責任。

(責編:崔元苑、李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