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陝西洛川縣促進蘋果業和電商深度融合——

產業升級  果農增收

本報記者  龔仕建
2022年06月22日07: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捻袋、套果、系口……炎炎夏日,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的大塬上,果農們一早便扎到田間地頭給蘋果套袋。

  “打理好幼果,還得趕去冷庫盯著發貨哩!”洛川姑娘張秀秀說。6月本是洛川蘋果的銷售淡季,但她憑借網店,將蘋果賣往全國,每天都有將近5噸的出貨量。

  在洛川,像張秀秀一樣的電商達人還有很多。從2013年開始,洛川縣政府把“洛川蘋果”作為主打品牌,全力發展當地電商產業,拉動產業轉型升級。自從“觸網”以來,洛川蘋果電商銷售額從400萬元增長到去年的超12.5億元。

  傷殘復員軍人宗栓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多年前,洛川雖然種植了很多蘋果,但銷售量卻一直泛不起“大水花”。眼看零星的收果人根本消化不了自家的果子,宗栓龍決定不再被動等待,索性開起了網店。他從美工作圖、文案策劃、商品上架等網店運營知識學起,每天點鼠標、敲鍵盤,一遍遍摸索嘗試。第一年,他就通過淘寶店賣了1萬單洛川蘋果,純收入達到3萬元,這讓宗栓龍信心倍增。“以前擔心賣不出,現在擔心不夠賣!”嘗到甜頭的宗栓龍,第二年又在電商平台升級開了一家網店,成了鄉親們的致富帶頭人。

  “與電商平台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平台帶來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聚焦、滲透,使得洛川蘋果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產業參與者收益遞增,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流動相互促進,形成了洛川蘋果產業的螺旋式提升。”洛川縣委書記張繼東認為,電商點起了洛川產業升級的第一把火,提升了洛川蘋果在全國的知名度。

  瞅到市場前景的趙恆亮,早在10年前就回鄉當起了“新農人”。如今,作為年銷售額達1億元電商龍頭企業的老板,他把直播間搬到了洛川蘋果直採基地。全自動檢測選果線正對著一顆顆蘋果進行嚴格的“全身檢查”,“每個蘋果都要被拍攝40張照片,測算疤點、有無霉心病、光澤度、甜酸含量。”主播們自豪地介紹,洛川縣產業科技支撐能力、智能分選能力、冷藏儲存能力已顯著提高。

  由過去接觸中間商到如今直面消費者,電商平台讓洛川蘋果能隨時洞察和捕捉消費者的喜好。洛川縣不僅聯合電商平台制定了洛川蘋果優品等標准,還開展項目實驗,嚴格進行品牌溯源,讓每個洛川蘋果都貼上了“身份証”,確保從農田到餐桌的優果品質,更讓蘋果賣出了好價錢。目前,洛川蘋果品牌價值達到687.27億。

  如今,洛川的電商企業、個體經營戶已經超過700家,各種淘寶店鋪、微店超過5000家。隨著電商的繁榮發展,農民畝產收益更是節節攀升。據統計,2021年果農人均純收入15900元,年度收入10萬元以上的家庭戶佔到總戶數的75%,果業總產值超過110億元。

  “未來,洛川將繼續與電商平台深度合作,加入電商人才培養計劃等資源扶持項目,實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讓洛川蘋果品質與品牌雙提升。計劃5年內,讓‘洛川蘋果’的品牌價值達到1000億。”洛川縣縣長張晶對洛川蘋果的未來充滿信心。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2日 16 版)
(責編:申佳平、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