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走進縣城看發展】青海尖扎:黃河潺潺   “幸福”流淌

2022年06月22日09:55 | 來源:央廣網
小字號

  央廣網尖扎6月21日消息(記者 樊永濤)穿越青藏高原的漫漫旅程,黃河在此放緩了腳步,層巒疊嶂,碧水如鏡。蜿蜒曲折、百轉迂回的河道,隻有在高空才能窺見它的全貌。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黃河把這裡一分為二,西岸多山地,南邊則是河谷坡地。尖扎便兼具了山水的靈秀,平原的肥沃和高原的雄渾。

  在尖扎,黃河岸邊還有別樣的驚喜。兩座“濱海村庄”遙相呼應,因為發展鄉村旅游,顛覆了人們對高原村庄的認知——鱗次櫛比的民居,木制棧道,白色的沙灘,碧綠的黃河水……

  黃河岸邊來玉村(央廣網記者 樊永濤 攝)

  德吉和來玉,是兩個坐落在黃河岸邊的“年輕村庄”。它們都是尖扎縣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之一,並依托依山傍黃河的獨特優勢,開發旅游。年輕的村庄,都渴望搭乘旅游產業快車抵達現實的幸福。

  最近幾天,48歲的來玉村民格洛在為自家農家樂起什麼名字而發愁。在外漂泊了大半輩子,能在家門口賺錢,這種日子,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說的就是未搬遷前的來玉村,“水比奶貴”,這在格洛看來並不是夸張地形容。地處淺腦山區,吃水、行路、上學、就醫等四難問題突出,2018年以來,尖扎縣實施了易地搬遷工程。

  航拍來玉村(央廣網記者 樊永濤 攝)

  易地搬遷絕不是一搬了之,更要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前,通過后續一系列產業發展,尖扎縣樹立起了青海涉藏地區鄉村振興典型樣板。

  在格洛的回憶中,山上的歲月,過得比較艱難。一年隻有夏季的3個月才能出去打工,其余時間要照看家中的牛羊,每年也隻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

  格洛和他孫女(央廣網記者 樊永濤 攝)

  搬到了黃河岸邊,交通便利,用格洛的話來講,“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今年5月,格洛的農家樂剛剛裝修好,開業在即。

  不僅是格洛,在來玉村,越來越多的村民當起了老板。當地通過招商引資,以“政府+企業”的模式,建設具藏式和江南風格各異的民居,發展民宿產業。

  “我們把來玉村打造成為‘青海黃河民宿第一村’,從而形成‘多業共生、多輪驅動’后續五大特色產業,即旅游業、光伏產業、民宿產業、採摘業、服裝加工廠。”尖扎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楊吉加說,通過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為群眾提供近100個就業崗位,從而實現群眾就地就業增收致富的目標。

  一方水土不僅要養一方人,更要保障“一江清水向東流”。

  扎瑪當流域地區(央廣網記者 樊永濤 攝)

  來玉對岸,有一處名為扎瑪當的流域地區。曾經,不動聲色的風光之下,掩藏著嚴酷的生存考驗。顏色鮮艷的黃土層,極其貧瘠,就像劇毒的砒霜,隻有生命力最旺盛的野草,才能在這裡生長。

  現在,扎瑪當流域內起伏的丘陵、溝壑、荒山都因為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披上了綠裝。在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中,尖扎縣走出了獨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尖扎縣水土保持站站長角加才讓看來,讓扎瑪當變綠起初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過去,年年種樹不見綠,年年造林不見林。”角加才讓說,從2019年至今,通過坡耕地改梯田建設、水平階整地和種草植樹,構建了層層設防、節節攔蓄的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方才控制了這裡嚴重的水土流失。

  治理僅僅是第一步。角加才讓介紹,控制14平方公裡的水土流失后,2021年,經過“改造”后的扎瑪當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桃子、蘋果等經濟林“點綠成金”,既做到了“春賞花秋結果”,又增加了牧民收入。

  “項目區共有200人脫貧戶受益,人均產值增加了1713.7元。”角加才讓說。

  在小流域綜合治理中,當地把傳統的“山頂戴帽子、山間纏腰帶、山腳穿靴子”和創新種植經濟林相結合,既做到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為當地群眾增收開拓了“新路子”。

  一條青色動脈,在大地上流淌,面朝黃河,一江清水向東流。

  在尖扎,所有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責編:楊曦、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