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報道

幫扶道真七年記:在無悔年華裡揮洒汗水收獲甜蜜

焦磊
2022年08月23日09:3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貴州省道真自治縣,活躍著這樣一群斜杠青年:從制曲干事變為幫扶干部,從釀酒員工變為支教老師,從財務人員變為駐村書記……不同的面孔之下,他們卻有著共同的身份:茅台駐道真幫扶工作隊員。

修路蓋房、捐資捐物、扶持產業、關心兒童、培養人才,幫扶隊善用公司和社會資源,用他們艱苦奮斗的身影,助力道真鄉村振興的發展,讓“幫扶花”結出了“幸福果”。

從“嚇一跳”到“真美好

徐也涵在分享會上動情地說:“茅台帶給道真的變化清晰可見,同樣道真也改變了我們工作隊的每一個人。希望我們的故事,可以鼓舞和激勵更多同志投身到鄉村振興,一同走上建設共同富裕的道路。”

徐也涵是茅台駐道真縣幫扶工作隊的副隊長,也是隊裡唯一一名女隊員。自2015年幫扶隊成立,7年多時間,2000多個日夜,她見証了道真脫貧致富的大變化。

“家人朋友都勸我別去,說我受不了這個苦。我很倔,想要証明給別人看看。”徐也涵說,自己以前是一名制曲車間干事,看到廠裡響應脫貧攻堅幫扶道真的招募通知時,萌生了“想去做點什麼的念頭”,隨即報了名。

然而道真條件的艱難還是出乎徐也涵意料之外,她直言“嚇了一跳”。道真僅靠一條省道與外界相連,山隔水阻、交通閉塞,老百姓靠天吃飯。

“投入到幫扶工作后,工作上的困難也來了。”徐也涵回憶說,第一批幫扶小隊相當於“排頭兵”,沒人知道幫扶工作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但隻有我們做好了,形成示范,后來的隊員才能不走彎路、少走彎路,把幫扶工作做好。”她說。

徐也涵下鄉走訪。 受訪者供圖

一個村一個村跑,挨家挨戶問,早出晚歸,徐也涵和同事們一起跑遍了48個村,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把村民的狀況摸清楚。有一次,徐也涵和同事從村裡返程,山路驚險,車子沒剎住,車身懸在了懸崖峭壁之上,全車人都嚇壞了,她至今回想起來都心有余悸。

隨著幫扶工作的深入,幫扶隊慢慢站住腳跟,茅台也持續輸送資金、人力資源,協調社會各類資源,累計捐贈扶貧資金達4.3億元,先后組織了800余批次,5000余人次前往道真開展幫扶工作。

徐也涵(右一)下鄉調研。受訪者供圖

如今,道真道路修得好,產業發展快,老百姓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親眼見証了道真大變化的徐也涵也感覺到“真美好”。

讓看得見的變化帶來“甜蜜生活”  

最近,茅台駐道真縣大磏鎮文家壩村第一書記何枰燏在工作中碰到了一件難事,村裡新建設的養蜂基地缺少人手,難以擴大規模,需要說服一些村民學習和從事養蜂。

文家壩村深處大山之間,整個村子呈南北向狹長分布,東西兩側大山高聳,樹木蔥郁,森林植被覆蓋率高,蜜源植物豐富,流蜜期較長,花期交錯,具備了發展蜜蜂養殖業的優良條件。

文家壩村生態蜜蜂養殖基地今年6月底剛剛建成投產,這裡的中蜂不採花蜜採樹蜜,味道甜,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大。

養蜂是一個技術活,一名成熟的養蜂人可以養50箱左右的蜜蜂,零基礎學習養蜂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要完整經歷春夏秋冬不同時節的養蜂操作才能學成,這期間如果沒有其他工作,那就沒有了收入。

何枰燏(右一)介紹養蜂產業。人民網 焦磊攝

“村民看到實際收益才會主動投入。”何枰燏說,為了讓村民看到收獲,村裡找來一名退休教師,再加上原有養蜂的養殖戶,這些人成了第一批學員,他們將成為帶頭示范戶,讓村民看到長遠收入,引導村民慢慢跟上。

在村裡決定補充養蜂產業后,茅台迅速投入幫扶資金,整個項目從規劃調研到選址施工,再到蜜蜂進場,包括流程審批,僅用了兩周時間。

“目前我們已經養殖中蜂260箱,預計到年底能產4000斤蜂蜜,收入在30萬元以上。”何枰燏介紹說。

茅台幫扶建設的蜜蜂養殖基地。人民網 焦磊攝

基地採用“合作社+養蜂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農戶和基地生產的蜂蜜由公司以市場價格收購,基地每年度取得收益后,會將其中30%分紅給困難戶和老黨員,剩余70%作為村合作社收入,納入村集體經濟后繼續進行投資,擴大養殖規模。

“歡迎你們過段時間再來看看,那時我們的蜂蜜產量就高了。”何枰燏用手扣起一塊原生態蜂蜜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村民學會真的技術,培養人才、留下人才,鄉村產業才能真正持續發展下去。

“想為村民做點實事” 

走進梅江村食用菌園區,一個個標准大棚按環形整齊排列,走進棚內,菌菇的香味扑面而來,鋼制架上菌棒層層擺放,上面長滿了朵朵菌菇。

梅江村的食用菌大棚。 受訪方供圖

“香菇採摘要及時,過了時候營養價值下降,就賣不上價錢了,個頭小的等級高賣的貴,個頭大的過了成熟期賣的便宜。”茅台駐梅江村第一書記王壟介紹說,收成好的時候一個菌菇大棚每年能賺3萬多元,一戶人家承包三四個大棚就能頂得上外出打工的收入,看到回鄉也能掙錢,返鄉村民越來越多了。

2020年,茅台捐資500萬在梅江村修建食用菌標准棚50個,加上村民原有自建大棚,共70多棚。菌菇園區年種植香菇約80余萬棒,年產香菇900多噸,產值超600萬元,促進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8萬元,帶動22戶群眾戶均增收4萬多元。

越來越多的村民過上了好日子,走向幸福生活,雖然駐村時間不長,王壟也把變化看在眼裡。2021年5月,王壟被派駐到梅江村,為快速融入並適應駐村生活,他深入田間地頭,多次走進村民家中,拉家常、話生活、聊習俗,充分了解每家每戶的生活狀況,調查村裡產業發展情況。

經過長期探索發展,食用菌已成為梅江村最主要、且形成規模化的特色產業。梅江村雨量充沛,氣候宜居,谷地適宜水稻種植,受限於規模,梅江大米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發展潛力巨大。

經過調研考察,在保持繼續穩定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同時,王壟向公司申請投資生態水稻項目,繼續豐富梅江村產業種類,目前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當中。

除了關注梅江村產業發展之外,王壟也對村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關注,他對接公司團委到梅江村開展“走進鄉村·情暖童心”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對接社會企業,幫助提升村裡教育設施﹔獲取更多社會幫扶資源,駐村以來直接或間接推動各類幫扶資金18萬余元,還發動親朋好友找尋社會資源的幫助。

“我想為村民做點實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王壟說。

2022年5月份,茅台與道真縣座談時,雙方就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相關工作事宜進行深入交流。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表示,茅台過去用心、用情、用力幫扶道真,今后更要真心、真情、真力繼續幫扶,發揮自身優勢,全力支持道真鄉村振興。

(責編:喬業瓊、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