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體驗釉下五彩瓷 直播平台探索非遺文化傳播新模式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車柯蒙)“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曾幾何時,千年的陶瓷文化從湘贛的邊陲小城走向世界。近日,這座瓷都又通過直播的形式再次被聚焦。
8月23日,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之旅在中國三大瓷都之一的湖南醴陵開啟。活動期間,五名斗魚主播完成了醴陵陶瓷的制作,體驗了洗泥、拉胚、捺水、畫胚和燒制等摶泥成器的工藝流程。通過直播畫面,不少年輕觀眾直觀、生動地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國瓷”“紅官窯”的所在地,醴陵的陶瓷產業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陶瓷產品涵蓋日用瓷、電瓷、工藝瓷、建筑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形成了以日用陶瓷、電瓷、釉下五彩藝術瓷生產為核心,集裝備制造、新材料研發、陶瓷物流等配套產業於一體的較完整的產業鏈條。其中,醴陵獨創的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則是在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本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之旅的“主角”也正是釉下五彩瓷。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利。受訪者供圖
五天“學徒”期間,斗魚主播們穿上仿古風的服飾,在師傅們的指導下,體驗了洗泥、制胚、捺水、畫胚、燒窯等的工藝流程,讓每一步工序完整地呈現在直播間的觀眾眼前,展示了摶泥成器的技藝。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主播們還根據自己在各自領域的特長,為古老的陶瓷技藝加入了全新的創作元素,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當下的年輕流行文化結合在一起。
據介紹,從2020年年底,斗魚正式轉型成為“直播+視頻+圖文+社區”一體的以游戲為核心多元化內容生態平台后,自制內容就成為了平台發力的主戰場。
“斗魚作為內容平台,應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非遺文化的傳承提供傳播渠道。”斗魚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能夠親身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其中的獨特技藝和傳承故事,讓古典藝術結合流行文化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
據介紹,湖南陶瓷產業和互聯網平台的跨界合作也促進了陶瓷相關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和就業,推動了陶瓷產業和文化創新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