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系列訪談——
中國國新:持續開展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的國有資本運營
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已基本完成,國企改革在眾多領域取得了決定性成果,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梳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的一系列重要階段性成果,集中宣傳報道國企改革進程中涌現出的鮮活故事,人民網財經組織“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系列訪談,系統、全面、生動地展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的改革成效,及企業員工的精神風貌。
2020年開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施工圖,也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引領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際,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以及下屬企業國新基金董事長,國新風投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黃杰,國新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則鵬做客人民會客廳,參加人民網“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系列訪談,講述了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改革之路。
“截至目前,公司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已全面完成。”周渝波在訪談中表示,中國國新以“強功能、優機制、激活力”為主線,細化明確了八個方面108項改革任務,建立了“一本賬、三清單、四張表”閉環管理機制,狠抓改革任務的落地落實,並按照“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的目標要求,持續開展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的國有資本運營。
輕資產運營模式
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國有資本回報是國有企業實施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中國國新也在改革中積極探索開展特色化、差異化的國有資本運營。
在周渝波看來,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是國有企業一種全新的經營形態。“運營公司不同於產業集團和投資公司,不直接掌控產業資源,而是強調以財務性持股為主,聚焦進入實體產業的國有資本開展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運營。”他介紹說,中國國新打造了“資本+人才+技術”輕資產運營模式,強化資本的市場驅動,以市場化方式貫徹落實國資委部署要求、開展央企合作﹔強化人才的專業驅動,注重發揮職業經理人的專業優勢﹔強化技術的價值驅動,落實“國之大者”, 追求投資項目綜合價值最大化。
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左二),國新基金董事長,國新風投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黃杰(右二),國新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則鵬(右一)正在接受訪談。 人民網 許崢攝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國新通過基金出資298億元帶動募資877億元,通過領投項目86個帶動社會資本1151億元,以有限資本創造最大價值,從而提升國有資本帶動性。
數據背后是中國國新通過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專業化平台作用,不斷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黃杰表示,國新基金立足 “服務國家戰略,支持科技創新和國企改革”的功能定位,聚焦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環節中的硬科技進行投資布局,助力央企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同時,聚焦國資央企產業鏈中有基礎、有特色、有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進行布局,推動國資央企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
國新資本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服務央企實體經濟,特別是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上。據鄭則鵬介紹,國新資本一方面結合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周期,有針對性地拿出金融服務方案,一方面聯合36家央企商業保理公司、42家央企租賃公司搭建形成資源共享的央企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生態圈,共同服務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我們以增量帶存量,注意把握公司投資生態圈的三個重點,即支持科技創新、支持國企改革、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周渝波對此表示。
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
打造國有資本運營“鐵軍”隊伍
如何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優質干部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退得出”,一直是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繞不開的話題。中國國新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把著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鐵軍”隊伍,作為人才建設的目標。
“我們按照黨管干部、黨管人才與市場化選人用人相結合的原則,實施了‘潮頭計劃’‘干流計劃’‘源頭計劃’三大人才引進計劃,先后引進了上千名優秀骨干人才加入國新舞台,面向國內外一流高校招錄優秀畢業生近100名作為管培生培養。樹立能者上、庸者下、優者獎、劣者汰的鮮明導向,將競聘上崗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方式,破除‘論資排輩’。”周渝波介紹說,中國國新已累計通過競聘產生135名干部、其中黨委管理干部21人,目前公司黨委管理干部45歲及以下佔比超50%,“80后”佔比近1/4。
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在訪談中。 人民網 許崢攝
“鐵軍”隊伍需要明確以實干求實效、以實績提實力的用人導向,並把國資監管有關要求和市場化選人用人、激勵約束有效結合。“我們大力推動實施了薪酬、考核改革,創新提出了‘五捆綁’機制,團隊的大部分收益都要等到整體退出現金收益到達門檻收益要求后才可以兌現。”黃杰表示,人才隊伍改革創新的核心目的就是,從機制層面解決過去團隊的風險和收益,與投資人的風險和收益不相匹配的問題,使之更加一致起來,打造成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事業共同體”。
在人才機制上,國新資本聚焦治理、用人、激勵“三大機制”深化改革。鄭則鵬介紹說,國新資本建立了董事會對經營層的授權機制,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呼喚炮火”﹔在一線職場公共區域晒出全員業績進度榜,實現壓力與動力聯動傳導﹔實施“三能”機制與業績貢獻、綜合表現全面挂鉤的一系列措施。“2018年開展‘雙百企業’綜合改革以來,多名90后優秀年輕干部走向中層崗位,優秀業務骨干可以通過競聘上崗主動揭榜,登上更廣闊的舞台,對考核‘C’及以下人員依法合規進行剛性調整。”鄭則鵬說,目前不同部門因業績、貢獻差異,人均工資最高相差3倍,打破“大鍋飯”。
“把三關”“四不投”“五守住”
鍛造高效風險管理機制
國有資本運營涉及產融領域寬、板塊類型多、業態模式新,其股權、債權投資往往形成無形權益、而非實物資產,對風險防范的要求極高。
周渝波對此表示,中國國新堅持風險防控與業務拓展同步推進,把握好投資方向和節奏,堅持做到“五個守住”,即守住輕資產運營模式、守住財務性投資為主、守住投資生態圈、守住產業鏈高端、守住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在投資項目選擇評判中把好“三關”,即技術關、財務風險關和戰略關,重點關注投資項目是否處於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重點評估項目財務回報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重點研判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戰略方向、是否契合投資生態圈。
同時,為突出防范好投資風險,中國國新的投資團隊堅持 “四不投”原則,即看不懂的不投、管不住的不投、夠不著的不投、吃不下的不投﹔在規范履行項目審核決策流程時,注重平衡好市場風險與項目收益,防止投資團隊片面追求業績、刻意淡化風險﹔同時制定投資負面清單,細化13項禁止類業務以及14項限制類業務,制定16條對外合資合作准入標准,劃出“紅線”“底線”。
控好邊界、守好底線,確保資本的安全性,也是國新基金的首要工作。黃杰表示,各隻基金都有較為清晰的投向和邊界,不是哪掙錢就去投哪,也不會盲目追求短期市場熱點,避免投資上的機會主義。“敬畏風險、穿越周期”“不唯上、隻唯實,獨立客觀發表專業意見”“寧可錯過一個好項目,也不錯投一個壞項目”等已根植於團隊投資理念中。
國新資本堅持將風險防范與業務發展同步推進。據鄭則鵬表示,目前已針對不同類型業務特點,明確了授信業務、投資業務、融資業務等五類業務規范,對盡職調查、項目評審、合同簽約、資金投放、投后管理等各環節進行全周期管理。建立流程管控措施和業務違規插手通報機制,企業“一把手”不擔任項目評審會主任,隻有“一票否決權”,沒有“一票通過權”,切實將“行政決策”轉為“專業決策”。
相關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