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建機制 業界聚焦國企法治化建設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夏曉倫)“國有資產的管理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命題之一,要通過構建專業學術平台、採用靈活的研究機制,扎根實踐、面向中國問題和法治問題,對國企國資的法治化建設發展貢獻力量。”北京市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會長鄧峰在北京市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啟動大會暨深化法治國企建設研討會上表示。
北京市法學會一級巡視員李寧在會上表示,為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政治引領,扎根法治實踐,緊扣時代脈搏,積極作為,銳意進取,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在深化法治國企建設研討會環節,鄧峰表示,國有企業高標准發展面臨著三個挑戰:國際化資本市場的高標准問題、國有企業靈活性管理問題以及國有資產流動性和保值增值問題,“這些都是中國式現代化命題下出現的問題,未必馬上會有答案,但值得我們努力奮斗。”
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鄭志剛教授表示,要避免把經營管理的問題與治理的問題混為一談,要在職業經理人的專業經營與資本的風險分擔二者之間實現專業化分工,進而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有效分離”。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表示,國有企業也絕對不是一味的以經濟指標為導向,國有企業是戰略支撐作用,是創新發展,是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發揮重要角色和地位。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董雪梅表示,合規管理是深化或全面實現法治國企的重要抓手,且從實際效果看,健全合規管理體系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具體來看,首先要健立合規管理組織體系,其次要制定完備的合規管理制度體系,再次培育濃厚的誠信合規文化氛圍,最后要堅持“四位一體”融合管理,發揮法治、合規、內控、風控協同效能。
研究會秘書長張明君表示,在北京市法學會的指導和領導下,作為從事國有資產法治研究的專業機構,要以為國企改革吸納人才、提供智庫支持為目的,為國企國資改革提供理論支撐和實務借鑒,“我們將積極開展國有資產法學研究和學術合作交流活動,服務於國企國資,創新研究成果,惠及社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