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怎麼選?國標委:“一看、二摸、三聞”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孫博洋)記者從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簡稱國標委)了解到,羽絨服新國標已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在實施后的第一個冬天來臨之際,國標委發布了新國標關注重點及羽絨服裝選購指南。
據了解,GB/T 14272—2021《羽絨服裝》於2021年3月9日發布,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與2011版國標相比,新國標在羽絨品質要求、羽絨種類標注、成衣防鑽絨性的測試與評價、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要求等方面進行了完善和提升。
亮點一:“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
含絨量和絨子含量均為羽絨品質評價的重要指標:含絨量指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質量百分比﹔絨子含量是指羽絨羽毛中絨子所佔的質量百分比。標注絨子含量能更直觀地表征羽絨品質的高低,同時也與國際市場接軌。
亮點二:羽絨種類區分
羽絨的種類隻需區分鴨、鵝,可不再區分顏色(灰或白)。總體而言,羽絨的品質並不在於顏色,而在於絨毛內部結構空間和羽絨纖維的細度等。
亮點三:防鑽絨性評價
防鑽絨性的評價方法由原標准的織物絨包摩擦法修改為成衣轉箱法,從整體上對成品的防鑽絨性作出評價,更符合消費者的實際穿著體驗。
亮點四:增加生態安全指標
針對羽絨填充物,新增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的考核要求,與國外生態紡織品相關標准接軌,順應了行業可持續發展和消費者綠色健康消費的需求。
新國標實施后,在選購羽絨服裝時,消費者可以採用“一看、二摸、三聞”的方式:
“一看”——看羽絨服上的合格証和水洗標簽
一是看合格証上的執行標准。執行標准為GB/T 14272—2021《羽絨服裝》的產品,羽絨服的整體質量水平較執行2011版國標的產品,在羽絨品質、防鑽絨性、羽絨的環保性能等方面會有顯著提升。
二是看羽絨種類。目前羽絨服中羽絨填充物的種類有兩種,鵝絨和鴨絨﹔鵝的養殖期一般較鴨長,以素食為主,鵝絨的氣味通常要比鴨絨淡,且鵝的養殖數量大約為鴨養殖數量的15%,鵝絨的產量遠低於鴨絨﹔相同絨子含量的羽絨,鵝絨價格通常是鴨絨價格的1.8倍,所以鵝絨一般用於中高檔羽絨服裝產品。
三是看絨子含量。目前市場上羽絨服常見的絨子含量為90%、80%和50%。絨子含量越高,羽絨手感越柔軟,蓬鬆度通常越高,在同等條件下其保暖性越好。
四是看合格証或水洗標簽上注明的充絨量。羽絨服的充絨量對羽絨服的保暖性有顯著影響,充絨量100g及以下的羽絨服通常適用於0℃以上的溫度穿著,充絨量140g左右的羽絨服通常適用於-5℃以上的溫度穿著,充絨量180g左右的羽絨服通常適用於-10℃以上的溫度穿著,充絨量200g左右的羽絨服通常適用於-20℃以上的溫度穿著,另外,羽絨服的保暖性還與面料防風性、服裝款式、長短等有關,具體需根據成衣保暖性測試結果確定羽絨服適合穿著的溫度。
“二摸”——用手按、捏、揉、掂羽絨服
一是用手按壓羽絨服。將羽絨服鋪平,讓其自然恢復三分鐘,再用手按壓羽絨服,隨即將手鬆開,看羽絨服是否能很快回彈,恢復至初始的蓬鬆狀態。按壓羽絨服后回彈至初始狀態的時間越短,說明所填充羽絨的蓬鬆度越高,其保暖性越好。
二是用手摸捏羽絨服表面。用手摸捏羽絨服,感受其柔軟程度。絨子含量越高,羽絨的手感越柔軟。絨子含量越低,羽毛含量越高,羽莖(俗稱毛杆)帶來的手感越粗糙。
三是用手揉。用雙手搓揉羽絨的面料和絎縫線處,如有羽毛絨鑽出,則羽絨服的防鑽絨性不佳。
四是用手掂羽絨服重量。用手掂一掂羽絨服的重量,同時觀察其體積大小。重量越輕,體積越大,表明羽絨服穿上后體感越輕便。
“三聞”——用鼻子聞羽絨服氣味
用鼻子接近羽絨服深呼吸數次,看看是否能嗅到異味或臭味,無異味、無臭味者最佳。如有明顯氣味,則不宜選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