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保一泓清流入澱

河北保定筑牢白洋澱上游生態屏障

2022年12月01日08:37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新華社石家庄11月30日電(記者李鳳雙、高博)“家門口就有環境這麼好的地方,不僅空氣好,還能鍛煉身體。”迎著晨曦,63歲的董慶斌和老伴漫步在家門口的步道上,河水清澈見底,兩岸的油鬆、柏樹等綠植依然生機勃勃。

董慶斌從小生活在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銀定庄村,村子位於黃花溝南側。“之前這裡雜草叢生,大家從這裡經過都要捂著鼻子走。”董慶斌說,如今保定實施環城水系綜合治理后,黃花溝煥然一新,現在河邊經常有人來鍛煉,還有白鷺來棲息覓食。

著眼於推進白洋澱上游流域綜合治理,打造雄安新區的生態綠色屏障,去年8月,保定市開始實施環城水系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對一畝泉河、府河、清水河等河流進行綜合治理提升,全力建設集水清、河暢、景美、休閑於一體的生態環城水系。同時,通過對孝義河、月明河、瀑河等白洋澱上游補水河道進行綜合整治,實現清水長流,有效改善白洋澱水質。

目前該治理項目已完工,如今走在保定環城水系沿線,三步一景,五步一畫,蜿蜒的步道、別致的亭台、繽紛的花卉,既提升了城市品位,也拓展了廣大市民的休閑空間。

白洋澱地處“九河下梢”,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譽為“華北之腎”。在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中,改善上游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是治本攻堅之策。白洋澱上游流域,90%以上在保定境內,保定治水任務尤為艱巨。

與雄安新區毗鄰的保定市高陽縣,是全國著名的紡織之鄉,全縣現有紡織企業3000余家。印染行業是紡織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解決印染廢水污染問題,近年來該縣污水處理廠不斷擴容提標,現已成為河北省最大的縣級污水處理廠。

“目前,我們的污水處理廠已達到日處理污水26萬噸能力。污水經層層處理后,穩定達到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主要指標可達到地表水Ⅲ類標准,部分可用於農田灌溉與城市綠化、街道噴洒等,既保護了地下水資源,又為農民節約了灌溉成本。”保定市生態環境局高陽縣分局局長高文恆說。

為了不讓污水流入白洋澱,保定市以河湖長制為抓手,設立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5088名。從2017年開始,保定市各級河湖長持續開展河湖清理行動,累計清除各類河道垃圾1100余萬立方米,封堵入河排污口2024個。

每周兩次巡河,已經成為保定市蠡縣湖村黨支部書記馮志強雷打不動的工作。2017年,他成為月明河湖村段的村級河長。作為基層河長,馮志強既是巡查員,又是宣傳員,除了開展河道巡查工作,他還加大宣傳,提高村民對水環境的保護意識。

“我從小生活在月明河邊,對這河有很深的感情,有責任有義務把這河管護好。”馮志強說,經過這幾年的治理,月明河恢復了兒時的清澈,站在岸邊也找回了童年的感覺。

過去,白洋澱上游很多河流斷流,“活水”成為“死水”。為了打通“外循環”,保定市通過科學調度水庫水,積極協調南水北調水等對白洋澱實施生態補水。今年以來,已累計向河道和白洋澱生態補水14.31億立方米,有效改善了白洋澱流域水環境。

今年夏天,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專家發現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在白洋澱繁殖育雛。鳥類是環境的“生態試紙”,對水環境要求極高的青頭潛鴨在白洋澱安家落戶,是白洋澱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有力佐証。

白洋澱水質曾是污染嚴重的劣Ⅴ類,如今經過流域治理,白洋澱澱區及上游有水入澱河流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標准,白洋澱躋身全國良好湖泊行列。白洋澱目前野生鳥類總數達到242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36種。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