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推進黃河流域工業綠色發展系列解讀之二

推進黃河流域工業綠色發展怎麼做?專家:從褐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轉型升級

2022年12月14日16:4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王紹紹、實習生施懿芝)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黃河流域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新時代黃河流域工業綠色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王兆華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介紹,黃河流域是我國生態脆弱區分布最廣、脆弱生態類型最多、生態脆弱性表現最明顯的流域之一。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布局、傳統產業綠色智能升級等舉措推動黃河流域工業綠色發展,對實現黃河流域工業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節水減污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更加優美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黃河以全國2%的水資源總量承擔全國12%人口的供水任務,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

“黃河流域工業發展存在產業倚能倚重、低質低效、高質量發展不充分等問題。” 王兆華表示,推進黃河流域工業綠色發展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舉措,將有助於黃河流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指導意見》提出,堅決遏制黃河流域“三高”項目盲目發展、構建適水產業布局、推動水資源集約化利用、加強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等重點任務。加強工業節水減污技術改造,推進非常規水利用,實施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工程、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

王兆華表示,這一系列措施將有助於推進黃河流域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以及工業固廢等污染物減排,助推黃河流域打贏從宏觀大尺度到最后一公裡的“減污”攻堅戰,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綠色制造

提升工業生產能效

要實現降碳減污目標,保護黃河流域的自然資源,推動生產方式綠色轉型並在全流程貫徹“綠色”思路非常關鍵。

《指導意見》提出,要推進重點行業能效提升、實施降碳技術改造升級、推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等重點任務。同時,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於產品設計、原料採購、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回收處理的全過程。另外,針對環境治理需求,要進一步加大環保裝備供給能力,擴大環境容量。

王兆華表示,具體來說,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優化首先要做的是將水資源作為最大的約束性指標,嚴格控制重點區域新增石化化工、鋼鐵、紡織等行業產能,重點化解鋼鐵、煤炭、電解鋁、建材等行業過剩產能。研發和推廣低碳、零碳、負碳等技術,將有助於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控制工業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為實現“雙碳”目標作貢獻。

王兆華建議,下一步,應該因地制宜地強化區域間的產業協同布局,研究制定產業發展與轉移目錄,引導跨區域產業轉移,延伸煤炭深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重點產業低碳轉型,推廣一批重大綠色低碳技術,制定相關低碳標准。這些“擴綠”行為,將有助於破解工業發展受資源環境約束強的困境。

數字化轉型

推進資源有效再分配

當前,數字化成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必要一環。《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

“數字化轉型有助於打造能源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市場需求旺盛的產業發展新引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綠色發展動能。”王兆華介紹,未來要積極推進黃河流域上游地區有色、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大力促進中游地區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

王兆華還建議,深入發展節能節水產品、環保裝備、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

“除了生產方式的轉變,體制機制的配套措施也要跟上。”王兆華表示,黃河流域工業綠色發展離不開合理的工業能源、水資源、工業固廢以及污水資源化利用價格機制、交易機制、稅收制度和人才引進機制。要進一步創新金融政策,完善相關融資渠道,合理調整資源價格和稅費。

(責編:王震、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