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如何做好明年經濟工作 6位權威人士解讀中央定調

2022年12月19日12: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我國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並對2023年我國經濟工作進行部署。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17日舉辦的“2022-2023中國經濟年會”上,與會嘉賓對會議精神進行了學習和解讀。

與會嘉賓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對於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重要論述。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今年經濟增長與年初的預期目標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項指標都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來的結構性指標有突出的表現,預計今年經濟總量有望超過120萬億元。

韓文秀從三方面分析了明年我國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一是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將給經濟恢復發展帶來重大積極影響﹔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三是基數效應。

他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資源要素條件可支撐。綜合研判,明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會明顯下滑,而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向上運行的軌跡。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必須增加居民收入

在部署2023年工作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著力擴大內需放在各項工作之首,要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

對此,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表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必須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首先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不斷增強居民消費能力。2020-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5.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但明顯低於疫情前2013-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的年均實際增長率,必須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經濟更好地恢復發展,有針對性地增加居民各類收入。

寧吉喆指出,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產業結構調整,服務消費在居民消費中的比重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支出已佔45%左右。從需求側看,明年要大力培育發展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醫療健康、教育體育、家政服務等服務消費。從供給側來看,還要積極促進養老、文化、旅游、健康、教育、體育等幸福產業的發展。

財政政策將在三方面“加力”五方面“提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財政部門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明確傳遞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的信號,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許宏才表示,財政“加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專項債券、調度資金等,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加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持續推動財力下沉。二是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量擴大專項債券資金投向領域和用做資本金范圍,今明兩年持續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三是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做好困難群眾失業人員動態建設和救助幫扶,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為經濟運行營造良好的基礎環境。

“提效”則主要體現在五方面。一是完善減稅退稅降費政策,增強精准性和針對性。二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機構,加大科技攻關、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區域協調等重點領域投入,支持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更直接、更有效地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三是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與撬動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投資和促進消費。四是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財政政策效能。五是持續創新和完善財政宏觀調控,注重加強與就業、產業、科技、社會政策協調配合,形成高質量發展合力。

許宏才表示,明年的財政政策要兼顧當前和長遠,筑牢風險防控制度,抓實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強化財經激勵約束和財會監督,不斷增強財政可持續性。

貨幣政策總量要夠、結構要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准有力。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將其概括為“總量要夠、投向要准”。

他認為,當前,我國仍然是少數保持正常貨幣政策的國家之一,貨幣政策的工具仍然比較充足,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都有空間,流動性管理的手段和經驗都比較豐富。“總量要夠”,既包括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價格維持合理彈性,不大起大落。

“投向要准”,就是要持續加大對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要繼續落實好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對一些具有明確階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時評估,可以按時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據需要延長或者讓別的貨幣政策工具進行接續。

針對房地產,劉國強表示,當前既是重點領域也是薄弱環節,理應加大金融支持。房地產對居民生活和財產、宏觀經濟循環和產業鏈穩定、政府財政、金融市場的影響都不是別的產業可以比肩的。房地產就是支柱產業。支柱不能大幅度擺動,非保持總體穩定不可。前期的宏觀調控已經克服了大漲的風險,現在大跌已成為主要矛盾,急需止跌。當然,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離,要以穩民生為落腳點,以穩市場主體為重要抓手,優化金融監管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對於科技創新,劉國強認為,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核心,也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要點,理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科技創新是高投入行業,因此已出台的科技創新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等政策都要延續。同時,科技創新又是高風險領域,必須充分發揮各類資本的作用,這是我國實踐和科技領先國家實踐的基本經驗。“所以,我們既要規范資本的運作,也要多開一些綠燈,不能忘記規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發展質量,不是不發展。”

吸引外資要牢牢抓住改善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吸引和利用外資工作的部署力度前所未有。要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更大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戰略意義,扎實做好利用外資的各項工作,實現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

在吸收利用外資規模方面,我國已經較長時間位列全球第二。但也要看到,我國引資潛力大。下一步做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工作,首先要牢牢抓住改善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

隆國強表示,具體來講,一是要改善外商投資的制度環境,還要繼續做好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二是完善外商投資企業商協會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和投訴機制。三是要加強外資企業的金融服務,為外資企業更好地利用國內的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創造條件。同時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產品和服務,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還要進一步擴大外資的准入,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隆國強認為,在制造業已經基本放開的背景下,下一步要以服務業開放為重點,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力度,並持續做好外商投資企業產業的引導和鼓勵,突出高端制造業導向,大力做好投資促進工作。

釋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指出,近兩年來,中國新能源等前沿領域增勢強勁,成為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力量。明年要繼續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重點任務,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培育壯大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國際產業競爭的制高點,釋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強大帶動能力,使之成為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新引擎。

他進一步指出,一方面,要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和自立優勢,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在高端芯片、重大裝備等領域,攻克一批受制於人的關鍵核心技術,保証產業鏈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另一方面,要繼續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基礎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工程化攻關,為自主創新產品的應用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在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

(責編:王仁宏、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