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機構加大資金投放 “貸”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受疫情影響,公司銷售資金回款變緩,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都無法支付。多虧了銀行的支持,6000萬元貸款讓我們公司能夠完成后續生產工作,幫助我們順利渡過過難關。”邵陽某智能制造公司負責人王先生表示。
這是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轉型發展多重壓力,銀行機構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要求,以金融之力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銀行助力制造企業購買原材料復工復產。受訪者供圖
落實制造強國戰略 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我國的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今年上半年,交通銀行制定了《交通銀行支持制造強國行動方案(2022年版)》,明確了包括制造業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高技術制造業貸款等多個維度的年內發展目標要求,提出戰略新興產業、綠色制造、區域優勢產業、重點產業園區等制造業支持方向和保障措施,並以此為綱,持續加強向制造業特別是制造業中長期領域的信貸資源傾斜力度。
同時,交通銀行在年度授信投向政策中將制造業作為重要支持行業,並出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5G領域、集成電路產業鏈等熱點領域專項策略指引﹔加強制造業發展考核,給予制造業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貸款等制造業業務以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流動性成本減免、撥備支出減免等一系列補貼政策,激勵全行加大制造業信貸投放。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交通銀行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長1905億元,增幅24.60%。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年初增長1482億元,增幅56.72%。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配套重點項目融資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為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的相關部署,交通銀行重視基礎設施基金項目配套融資工作,支持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據介紹,圍繞基礎設施基金配套融資工作,交通銀行明確行動目標、開展全員動員,成立工作專班,出台專項措施﹔落實“政銀企三端協同、總分支三級聯動、前中后三位一體”,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根據基礎設施基金項目不同階段特點,交行分層分類有序推進﹔對基礎設施基金項目配套融資堅持“授權能授盡授、資源應配盡配、授信即到即審過優化專項授權、開辟綠色通道、建立同業評審互認機制、給予優惠利率等專項政策加快推動項目投放。
截至今年11月末,交通銀行已完成基礎設施基金配套融,通資項目審批214個,給予授信額度2256.39億元﹔已完成投放項目61個,合計投放88.42億元。
聚焦“雙碳”目標 支持綠色金融發展
近期,交行創新“綠色信貸+鄉村振興”業務模式,通過固定資產貸款支持某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建設80兆瓦特色農業光伏項目,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實現上部架設太陽能電池板產生電流接入就近變電站並網發電、下部種植農作物的“農光互補”,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
綠色發展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主題,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在“雙碳”背景下,交通銀行將綠色金融作為重點方向,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
今年以來,交通銀行印發《交通銀行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行動方案》,明確綠色金融業務發展主要目標和16項重點行動。推動綠色信貸較快發展,圍繞綠色循環經濟等重點領域持續強化項目儲備,通過明確綠色信貸增量目標、開展專項活動、完善考核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等,多措並舉,推動全行綠色貸款較快增長。截至今年11月末,交通銀行綠色貸款余額6216億元,較年初增長30.39%。
“我們將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對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綠色金融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在服務‘國之大者’中更好發揮國有金融‘主力軍’作用,為打造制造強國、支持實體經濟貢獻力量。”交通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