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批發市場不簡單”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冬季的夜晚,寒氣逼人。凌晨兩三點鐘,大多數人還在溫暖的睡夢中,山東淄博魯中蔬菜批發市場的經營戶們已經冒著嚴寒忙碌起來。
剛從地裡拉來的新鮮蔬菜,打包,裝車,一箱30斤,一輛大貨車要裝5000公斤。佔地面積200余畝的批發市場裡,一輛輛三輪車穿梭不停,在成排的廂式貨車前駛過。再過幾小時,這些成批運走的蔬菜就會出現在集貿市場和商超裡,裝進市民們的菜籃子。
“我們這個批發市場可不簡單呢!這兒每天差不多供應蔬菜800噸,幾乎是全市蔬菜供應量的八成,還是全國各地蔬菜在魯中地區的主要集散地,年交易額50億元。”彭慶民一邊引導大家有序裝車,一邊介紹。
彭慶民是魯中蔬菜批發市場業戶黨支部副書記,也是一名個體工商戶,經營淡水魚生意近30年,是備受業戶們信任的老大哥。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穩物價保供應容不得半點馬虎,彭慶民也比以往更忙碌。兩年前,他加入蔬菜行業,每天帶著其他業戶一起協調產地供應、運輸銷售等環節,在不同時期應對不同狀況,提前商議預案,防止蔬菜供不上,居民產生恐慌情緒。
“這裡的菜一旦減產,從哪裡另找貨源?這塊兒交通一旦受阻,從哪條路能把菜運出來?運力、人員緊張的時候,我們業戶誰能頂上?”彭慶民日常協調的這些問題,看似小事,疊在一起卻頗費工夫。而他不辭辛勞,因為“隻有菜籃子穩了,人心才能穩”。
2020年,疫情來襲,一度讓毫無准備的市場業戶們措手不及。運力空前緊張,市場面臨著每天最低400噸貯菜量缺口。眼見業戶們無菜可賣,而菜農採摘的蔬菜就快爛在地裡了,彭慶民坐不住了。大年初五,他一邊積極爭取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一邊發動市場內的黨員業戶去村裡運蔬菜。特殊時期,大家難免顧慮防疫安全問題。彭慶民在業戶群裡開了個電話動員會,承諾給大家備齊口罩等防疫物資,並自己帶頭,號召黨員業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大家怕歸怕,但心裡都有最朴素的責任感和擔當,隻要有人帶頭,就能把大家的擔當激發出來。”事實証明彭慶民說得沒錯,在他和幾位黨員業戶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業戶加入隊伍。第一天一個行業出了10輛車,第二天就有其他行業跟上,車隊也擴大到20輛、30輛……
在最困難的時候,彭慶民為市場業戶辦理車輛通行証共計630張,暢通了壽光、臨沂、濟寧、泰安等蔬菜產地到魯中蔬菜批發市場的通道。業戶們不為一己私利,克服重重困難,晝夜努力,將一車車蔬菜、肉禽蛋產品運進市場,也送到了市民們的餐桌上。
關鍵時刻顯擔當,大家都看在眼裡,魯中蔬菜批發市場業戶黨支部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越來越強,“紅色菜籃子”黨建品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走進市場,不時能見到“共產黨員經營戶”的牌子懸挂在店鋪最顯眼的位置,整個市場有近30家。在彭慶民的號召下,市場的黨員和業戶還成立了“紅色菜籃子黨員聯合志願服務隊”,經常組織學雷鋒活動和看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活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個體工商戶是重要的市場主體,是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毛細血管”和市場的“神經末梢”,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兩年,餐飲、零售、旅游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經受著重大考驗。而以魯中蔬菜批發市場業戶為代表的個體工商戶們,卻能在克服自身經營困難的同時,以“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精神,為經濟發展、民生保障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我們雖是小商戶,身上也有大力量!在黨和政府的引導與支持下,個體工商戶凝聚起來,誠信守法經營,能夠影響周邊市場、社區和產業上下游,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彭慶民說。
不久前,彭慶民作為山東省個體工商戶唯一代表當選全國工商聯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委員。踏上新征程,他已做好准備,在高科技助農、大數據預警保供等領域,帶動更多個體工商戶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業界:提升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 人民網北京1月1日電 (黃盛)國資國企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日前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企業改革50人論壇主辦的“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上,來自政產研學權威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研討。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彭華崗表示,國有企業須著眼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既要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也要更加強化自身功能使命,在繼續鞏固深化獨立市場主體相關體制機制的同時,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更好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