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為構建新時代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貢獻力量

2023年01月03日08:4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構建新時代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貢獻力量

  “國產C919全球首架機正式交付市場。”看到這條國產大飛機的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飛機系主任劉虎很激動。

  前不久,劉虎收到了C919研制單位中國商飛的感謝信,感謝他在中國商飛大型客機聯合工程隊及多年聯合攻關中作的貢獻。劉虎說:“對於一名科研人員來說,能為國家和社會真正做點貢獻,是最大的滿足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教育工作者和一線科研人員,黨的二十大報告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劉虎感慨。

  瞄准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研究,劉虎帶領團隊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克難攻堅、分秒必爭。

  早在2009年,也就是汶川地震后的一年,根據我國應急救援建設發展的迫切需求,27位兩院院士向中央提出了《關於建立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議》。

  經過10余年的發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劉虎帶領團隊面向這一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研究,在航空救援的頂層規劃、裝備研制、人員訓練、輔助決策等4個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並在航空救援裝備主機廠所、一線救援隊、大型賽事中得到實踐。

  隨著國家應急救援力量的全面整合,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在面臨嚴峻考驗的同時,也迎來了第二次重大的戰略機遇期。“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研究手段。”劉虎說。

  今年冬奧會期間,航空救援團隊能在短短8分鐘內將受傷運動員轉運至定點醫院,背后就有劉虎團隊的一份貢獻。

  在科技冬奧項目等渠道的支持下,劉虎團隊將航空與虛擬現實技術融合,研發了“冬奧航空救援預案推演與驗証系統”。借助該系統,團隊與一線救援力量完成了“懸停索降”救援、“懸停索降+空中轉運”救援等8種典型救援模式下的20多種任務情況的預案研究,形成了150多頁的研究報告。

  劉虎介紹,基於該系統,他們已經構建了2019年3·30四川木裡森林火災火場復燃的虛擬現實場景,對當時的航空應急救援過程進行復盤和方案的深入研究,報告應該最近就能出來。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帶來諸多不便:不能去一線、無法與業務單位面對面溝通……“辦法總比困難多,比如我們搭建的虛擬現實平台已經實現了網絡化部署,可以讓所有合作方都參與進來研究。”劉虎表示。

  教學也同樣不能落下。在北航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有一門讓學生戲稱為“讓無數航空學院學子聞風喪膽”,又讓學生感慨“一個咬牙堅持的學期和一架瀝盡心血的飛機,很多年后,我可能還會記憶猶新”的核心專業課——“飛機總體設計”。這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負責人正是劉虎。

  劉虎目前一周要上兩三次課。“‘飛機總體設計’課程上,最近我們在對各個設計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審,雖然改為線上了,但標准不會因此放鬆。”他說。

  如何將科研和教學進行有機融合,也是劉虎一直思考的課題。在2021年的“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中,他發起和組織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設計與運用虛擬仿真”賽題,支持170多個設計團隊完成超過23000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設計方案。目前,劉虎正在加緊准備新一屆競賽的命題和系統研發,還在組織北航在航空應急救援領域的科教融合創新平台的論証。

  劉虎團隊是北航全體師生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化為實際行動的縮影。連日來,北航各單位、各部門認真細致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相關重要文件精神,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入到科研和教學中。

  “作為高等教育第一方陣‘排頭兵’和科技創新‘國家隊’,北航要堅守空天報國志向,勇於創新突破,努力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為強國建設貢獻力量。”北航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雲鵬表示。

(責編:趙竹青、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