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十年砥礪奮進 中國科技彰顯高質量底色

2023年01月03日08:47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十年砥礪奮進 中國科技彰顯高質量底色

  新年第一天,一架航班號為MU7809的飛機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是全球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的第9架次驗証飛行,也是2023年的新年首飛。

  C919加速奔向商業運營“下半場”,掀開了中國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的一角。這是創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十年,也是創新發展成果噴涌而出的十年。

  十年來,這些高質量成果被刻上了中國印記:“嫦娥”探月、“神舟”飛天、“夸父”逐日、中國空間站圓夢,我們不斷刷新浩瀚太空的“中國高度”﹔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全球最快智能高鐵、全球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些“最”展現中國科技的硬實力﹔北斗組網、復興號馳騁在祖國大江南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科技自立自強支撐高質量發展交出精彩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科技進步最大、科技實力提升最快的十年,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十年來,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萬億元增至2.8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提升至2.44%﹔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從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要抓好頂層設計和任務落實。

  科技創新帶來的確定性,正在對沖未知之路上的種種不確定。這十年,緊盯科技強國目標,我國強化頂層設計和整體推進,形成了“四個面向”的科技發展系統布局。

  黨的十八大作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正式發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對這一戰略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吹響了科技創新的“集結號”。

  隨后,在五年科技創新規劃、《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等專項規劃指引下,我國部署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及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推動科技水平實現跨越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基礎研究投入從2012年的499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1817億元,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從4.8%提升至6.5%。在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類腦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第二次青藏科考在水、生態、人類活動的變化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戰略高技術領域,寬帶移動通信實現部分領域國際領先,天宮、神舟、嫦娥、天問等重大成果極大振奮民族精神,超級計算持續保持領先優勢,深海技術裝備形成功能化、譜系化布局,北斗導航系統實現全球化運營。

  更讓人振奮的是,科技創新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活力。2022年12月27日13時21分,中國東航全球首架C919國產大飛機抵達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終於成真。

  除了大飛機,在高鐵建設、高性能裝備、智能機器人等領域,都實現了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攀升。目前,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型核電、特高壓輸電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風電裝機容量以及儲能、制氫規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號”實現1500米超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

  此外,我國堅持場景驅動,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攻關產品推廣應用,為新產品新技術迭代創新提供應用場景,因而有了5G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新型顯示技術產業化規模世界第一等傲人成績。

  同時,我國還建設了19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2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420家國家技術轉移機構、40余家技術交易市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12年的0.64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73萬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為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的幸福安康。我國科技工作者堅定“科技為民”的價值追求,持續加強科技攻關,不斷釋放科技紅利,造福千家萬戶。

  圍繞新冠疫情持續開展檢測試劑、疫苗、藥物等科研攻關,中國科技界打了一場成功的科技抗疫戰。我國建立了50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早查、早篩、早診、早治的技術體系不斷完善。癌症、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打破國外專利藥壟斷,獲批I類新藥從2012年之前的5個達到現在的80個。重離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國產高端醫療裝備和器械投入使用。

  此外,我們收獲了一批水稻、小麥、玉米新品種,糧食單產由2012年的畝產35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387公斤﹔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90余萬名科技特派員深入一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展﹔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護藍天碧水淨土﹔科技與警務、司法、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等深入融合,守護平安中國。

  科技體制改革獲歷史性突破 重塑國家科研能力體系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涉及范圍之廣、出台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年來,科技體制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的143項任務高質量完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等,出台了一批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構建了有效促進和保障科技創新全過程的法律制度體系。

  如今,新一輪三年改革攻堅加快實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縱深推進、多點突破、全面發力。此外,我國成立了國家科技咨詢委員會、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科技獎勵、監督評估、創新調查、技術預測、科技報告等基礎制度不斷完善。

  “我們堅持以改革促創新,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十年科技體制改革都是圍繞人來進行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引進體制機制更趨完善。”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說。

  這十年,以激發科研人員和創新主體積極性創造性為著力點,我國深化“三評”改革,開展“減負”行動,擴大創新主體自主權。改革重塑國家科技計劃體系,實行“揭榜挂帥”“賽馬”“業主制”等管理制度,推進以信任和績效為核心的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同時,激勵創新的政策更加完善,完成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推動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三權”下放。

  改革強化了戰略科技力量,讓國家科研能力體系實現重塑。十年來,國家實驗室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順利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加快構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顯著提升。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的78%來自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4.9萬家增長至2022年的40萬家。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散裂中子源等一批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揮重要作用﹔13.3萬套大型科學儀器和85個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納入開放共享網絡﹔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31個國家生物種質和實驗材料資源庫、167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構成了基礎條件平台體系,科技資源對全社會科技創新的支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在國家政策的牽引下,各地方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略和主抓手,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創新發展路徑。

  其中,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科創中心引領地位更加強化,輻射帶動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區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長江經濟帶與黃河流域沿線科技創新能力穩步增強,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成效凸顯。《全球創新指數2022》顯示,香港—深圳—廣州、北京、上海—蘇州分列全球科技集群第2、3、6位。

  國家高新區總數從2012年的89家增長到2022年的177家,集聚了全國35.9%的科技型中小企業、36.2%的高新技術企業,園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5.2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15.3萬億元,用2.5%的建設用地實現了13.4%的國內生產總值。

  此外,我國已建設9家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287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寧、入滇、興蒙、入黔等工作有力支撐西部地區創新,科技賦能東北振興有力實施,東北地區與東南沿海創新型城市合作不斷深化,梯次聯動的區域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用好人才第一資源 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頻共振

  新時代新征程。挑戰越多、困難越大,越彰顯出堅持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邏輯,在不確定的時代中,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發出愈加堅定且確定的聲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創新驅動本質是人才驅動。十年間,我國系統推進人才培養、評價、激勵、引進等關鍵環節改革,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各盡其能、各展其才的發展環境更加優化,培養了一大批頂尖科學家、骨干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和大量的高素質產業技術人員,形成了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

  2012年—2021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由325萬人年提高到572萬人年,居世界首位﹔內地入選世界高被引科學家數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我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克利夫蘭獎”“維加獎”等國際重要獎項。

  針對青年科技人才成長中的煩惱,科技部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通過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等減負鬆綁。同時,還加大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設立400余項青年科學家項目,青年科技人才加速成長為科技創新主力軍。

  引進用好外國人才、以全球視野做好人才工作,是建設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的重要補充和基本要求。為此,我國不斷完善外籍人才准入政策,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許可辦理流程,推動“兩許可”一口受理、並聯審批,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環境。

  值得關注的是,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這十年,科普作為提升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建設人才第一資源的社會基礎,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全面融入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能。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由2010年的3.20%提高到2020年的10.56%﹔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科普工作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更加濃厚﹔啟動修訂科普法,制定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舉辦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重要科普活動……

  新時代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兩翼”齊飛、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得以大力弘揚,科研作風學風得到實質性改觀,全社會形成鼓勵、支持、參與創新的良好環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關鍵是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營造真正有全球吸引力的創新創業創造生態,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十年來,國際科技合作交出的成績單有目共睹。我國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簽署116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與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建立十大創新對話機制,與非洲、東盟、拉美等建立七大科技伙伴計劃﹔牽頭發起“深時數字地球”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 SKA(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等大科學計劃和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支持3500余人次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科研工作,建成53家聯合實驗室,啟動運行9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參與200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同5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聯合資助科研項目,實施“科技抗疫國際合作行動”,等等。

  “實踐証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我國科技事業不斷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証。”近日,王志剛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題撰文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重大論斷,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擘畫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宏偉藍圖,帶領我們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這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十年,我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新時代十年開啟,我們定將接續奮斗、乘勢而上,凝心聚力、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責編:趙竹青、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