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壽發布2022理賠年報:總賠付額398億元

近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平安人壽”或“公司”)發布2022年理賠年報。報告顯示,平安人壽全年賠付總件數410萬件,醫療賠付件數佔比超九成﹔賠付總金額達398億元,其中,重疾賠付賠付金額201億元,佔總賠付金額的比重達50%。
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錚表示,提升理賠服務體驗,核心在於解決客戶的理賠痛點與難點。平安人壽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坐標和“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不斷回歸保障本源、創新理賠模式,力爭為客戶提供更有速度、有溫度的服務體驗,為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全年賠付總件數410萬件
2022年,平安人壽全年賠付總件數410萬件,平均每天賠付1.12萬件。理賠金額方面,全年賠付總金額達398億元,平均每天賠付1.09億元。其中,最高一筆賠付756萬元,最快一筆賠付僅耗時10秒鐘。
報告顯示,2022年全年賠付類型中,醫療賠付件數達376萬件,佔比超九成,遠超重疾、身故及傷殘。其中,66%的理賠案件為疾病醫療,34%為意外醫療。而在醫療理賠案件賠付金額方面,疾病醫療賠付金額遠超意外醫療,佔比達74%。
整體來看,醫療賠付主要在41-60歲之間。從性別佔比看,女性醫療賠付件數較多於男性,但男性在0-17歲時期賠付件數遠超女性。從年齡段看,未成年人醫療賠付原因以呼吸道感染、動物抓咬、骨折為主,隨著年紀增長,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逐漸增加。對此,報告建議,如預算有限,可優先選擇低保費、高保障、責任覆蓋范圍廣的百萬醫療產品。
重疾賠付佔賠付總金額50%
2022年,平安人壽重疾理賠總計賠付23萬件,賠付金額201億元,佔賠付總金額的50%。
理賠年報針對重大疾病三大風險因素進行大數據統計,從理賠類型、性別分布、年齡分布等維度進行分析,可為行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並有助於社會公眾提升保險意識。
從理賠類型看,重疾賠付中,惡性腫瘤賠付件數約佔75%,已成為客戶健康的頭號威脅。從性別分布看,女性重疾賠付件數佔比遠超男性,達58%﹔女性高發重疾為甲狀腺惡性腫瘤、乳腺惡性腫瘤及肺惡性腫瘤,男性需關注的最主要重疾則是較重急性心肌梗死,其次為甲狀腺惡性腫瘤、肺惡性腫瘤。從年齡分布看,兒童的白血病、良性腦腫瘤、淋巴瘤等重疾風險也需引起家庭關注。
此外,根據報告統計,輕症風險及意外風險也不容忽視。2022年度,原位癌佔據平安人壽輕症賠付原因首位,達66%。而在意外險賠付人群中,男性佔比高達70%,遠超女性。意外賠付的首要原因為交通事故,其次為摔傷及溺水。對此,報告指出,足額保障可以起到重疾保險支持后續康復療養費用、彌補家庭收入損失的作用,並可有效抵御意外風險對於家庭的侵襲。
“智能預賠”成服務亮點
理賠是客戶的核心關切。平安人壽借助科技賦能,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出以“智能預賠、閃賠”等為代表的創新理賠服務,持續優化理賠服務體驗。
“智能預賠”服務方面,公司將理賠環節前置到住院治療中,符合條件的客戶可提前獲賠理賠金。此項服務可有效緩解客戶的就醫經濟壓力,進而幫助客戶更加安心、踏實地接受治療。2022年,約5.8萬客戶體驗“智能預賠”服務,較2021年提升約38%﹔提前獲賠保險金約36億元,較2021年提升近112%。
“閃賠”服務方面,公司自2017年推出30分鐘內給付理賠款的“閃賠”服務,為客戶提供“材料極簡、時效極快”的理賠新體驗。2022年,公司“閃賠”件數165萬件,賠付金額約36億元。
平安人壽在社會風險防控、重大事故災害面前也勇於擔當、積極作為。2022年,平安人壽響應重大災害累計68起。在疫情期間,公司主動開通綠色服務通道,充分保障特殊時期金融保險服務的穩定性和可得性,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
平安人壽副總經理史偉玉表示,讓客戶享受到放心、滿意、溫暖的理賠服務,是平安人壽的不懈追求。未來,平安人壽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平安集團新價值文化引領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主動為客戶尋找理賠的理由,依托數字化賦能,為客戶提供更簡單、更高效、更溫暖的理賠服務體驗,奮力書寫“人民金融”新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第五屆數據資產管理大會成功召開
-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王震)1月4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指導,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大數據技術標准推進委員會主辦的第五屆數據資產管理大會在線上召開。 本次大會以“破局·革新·共治”為主題,匯聚業內專家,分享大數據技術、數據資產化相關的新思想、新實踐。…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第四批查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違法典型案例
-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楊曦)近期,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相關案件查處工作力度,堅持從嚴從快,保持高壓態勢,查處一批涉嫌哄抬價格、假冒偽劣等違法案件。 為持續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引導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市場監管總局4日公布了第四批查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違法典型案例: 一、北京盛陽東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銷售不合格口罩案 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口罩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發現北京盛陽東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的一次性民用口罩(非醫用)過濾效果、防護效果、標識等項目不符合《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GB/T 32610-2016)標准,檢驗結果為不合格。…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