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推動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黃盛)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廣州、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多措並舉推進營商環境及金融建設,強化高質量的對外開放。在日前舉辦的清華五道口大灣區(深圳)金融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聚焦“創新 開放 合作——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為金融助力大灣區發展進行了研討。
不少與會人士認為,在“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地”這一使命引領下,大灣區對高質量金融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清華金融評論》執行主編張偉對此表示,金融創新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強大引擎,金融開放是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由之路,金融合作是暢通經濟血脈的重要抓手。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表示,在全球化進程中,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在全球布局,進行產業轉移和價值升級,形成一大批中國本土的世界級和跨國企業。在產業轉移中,中國的跨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將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中國的企業在全球布局時,應激勵其更多使用人民幣,幫助其管理風險,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
此外,進一步完善大灣區的金融生態,還需要夯實粵港澳三地跨境金融合作,通過跨境金融促進高水平開放。廣州商學院名譽校長李曉認為,在金融助力實業經濟發展方面,大灣區將有三個重大轉變——從離岸市場為中心轉向在岸市場的創新建設與發展﹔從傳統金融業支撐的傳統制造業發展,轉向以現代金融業發展推動的現代智能制造業發展﹔從對外貿易、產業發展的引領者,轉向為以法治和市場規則制度改革創新開放為核心。
深圳高等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肖耿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但在大宗商品領域人民幣跨境使用及在國際市場的定價權還須提高。要解決這個國際金融痛點,需要利用數字金融技術及交易平台,也需要利用香港及港幣離岸金融市場。“港幣和美元挂鉤,在過去助推了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制造業的崛起,但在未來我們應讓更多新的金融產品,通過和人民幣挂鉤的官方數字金融交易平台來推進。”肖耿說。
(實習生齊孟莎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